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照片

北港義民廟旌義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乾隆51年(1786),台灣爆發林爽文事變,清帝國調集精兵來台剿亂,台灣的客家人、泉州人、漳州人亦組織義軍支援清兵打仗,協助清軍的村庄則由欽差大臣湖廣總督常青發給「腰牌」證明其為良民。林爽文事變平息之後,乾隆皇帝逐一封賞有功人員,對台灣義民亦大加讚揚,既頒賜御匾又賞給里名。乾隆52年(1787)11月1日上諭:「今將廣東庄、泉州庄義民,朕特皆賜匾額,伊等自必倍加鼓舞,奮力抒忠。

北港彌陀寺小西天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根據「雲林縣采訪冊」記載:「彌陀寺,在街東,一拜亭、一堂,祀阿彌陀佛。相傳前因溪有溺兒,每於白晝現形,曳人落水,街民恐懼,視為畏途。嘉慶三年,王福基由此經過,為鬼所困,幾瀕於危;朗誦阿彌陀佛數聲,鬼遂隱;乃告街眾立石焉。後五年,居民於黃昏時,每見石現火光,遂鳩資建寺。

舊雲林縣急公尚義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光緒13年(1887)2月5日,林圯埔(竹山)的天空下起了一陣大雨,百姓無不歡欣鼓舞,三天前,眾人剛完成了一座新城的興建,這場及時雨讓環植城外的刺竹成活可望。這座城,位在林圯埔九十九崁濁水溪河階台地的「雲林坪」而被命名為雲林縣城。雲林城扼守吳光亮提督所開闢的八通關古道入口,與後山的水尾(花蓮富源)駐軍東西相望。

斗六九老爺庄志關帝廟在春秋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斗六市久安里舊地名為九老爺,聚落地名的由來,可能有九位老爺或排行第九的老爺居住在此而得名,當地「九老爺」的發音並非字面上的閩南語發音,而是唸作「ㄍㄚ」「ㄌㄚ」爺,但原因不詳。九老爺庄的有一座龍聖宮關帝廟,興建於明治40年(1907),廟內懸有昭和9年(1934)由虎尾街弟子陳德章所獻的「志在春秋」匾額係,上下款脫落嚴重。

北港朝天宮享于克誠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大正2年(1913)10月28日,「台灣日日新報」刊載了一則〈北港臨時大祭〉的消息,預告著北港媽祖廟下個月將舉行隆重祭典。為了吸引更多的香客前來參與,北港製糖株式會社所經營的「北港線」鐵路特別在11月13號祭典日當天推出減價優惠,凡購買嘉義←→北港來回票者一律七折,單程車也有八折優惠。

西螺扁鵲重逢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扁鵲重逢,這是日治時期北港朝天宮的末代住持「頓超」和尚贈送給醫生魏照洲的匾額,為的是感謝他的活命之恩。魏照洲,人稱魏半仙,曾在西螺街上開設「信德堂醫館」懸壺濟世,因其醫術高超,慕名投醫者不在少數,包括西螺仕紳廖振元、雲林縣知縣程森、安平都司李有慶、北港千總邱淑霖、霧峰林家的林熙堂、林紀堂……等人都是他的病患,可見魏照洲醫術之能耐。

西螺廣興宮威震閩粵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台灣諺語:「過得了濁水溪,過不了虎尾溪。」指的兩條大溪所圍的西螺、二崙、崙背三鄉鎮──所謂「西螺七崁」地區,民風剽悍,能武善打,一點也不好惹!七崁的武學淵源來自兩位唐山武師,阿善師(劉明善)、金生師(廖金生),一個精通「金鷹拳」,一個擅打「布雞拳」。1895年乙未,日軍由彰化揮師南下,在西螺遭遇七崁義民伏擊。傳說,被殺的士兵頭顱就懸掛在新街廣興宮三山國王廟梟首示眾,這事讓日本人憤而縱火焚廟。

虎尾龍善寺慈光普照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昭和4年(1930)12月17日,從台北、臺中、鹿港、北港、虎尾…等地的佛教徒和齋教信眾兩百餘人齊聚虎尾,大家都是來參加龍華派齋堂-龍善堂的落成典禮。當天的流程從下午四點開始,先在御本尊觀世音菩薩座前唱誦經文,接著為當今天皇祝禱萬壽無疆,再來是佈教師坪井朴龍擔任導師開示,信徒總代表陳變、虎尾郡守塚本常盤、虎尾庄長松山松次郎朗讀賀詞,繼而拍攝紀念寫真,舉行晚宴。

濁水溪人道橋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昭和11年(1936)5月24日上午10點30分,西螺女子公學校(今中山國小)講堂聚集了來自員林郡、北斗郡、虎尾郡、東石郡、北港郡轄下四百多位居民,公推西螺街林振聲醫師為大會主持,選舉西螺街長廖重光、北斗街長林伯余為正、副會長,正式成立「濁水溪人道橋架設期成同盟會」。在濁水橋尚未架設的年代,兩岸人民往來僅能徒步涉水或仰賴筏夫渡溪,清代的「永濟義渡」便是往來濁水溪中游的重要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