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西螺廣興宮威震閩粵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西螺廣興宮威震閩粵匾額

台灣諺語:「過得了濁水溪,過不了虎尾溪。」指的兩條大溪所圍的西螺、二崙、崙背三鄉鎮──所謂「西螺七崁」地區,民風剽悍,能武善打,一點也不好惹!七崁的武學淵源來自兩位唐山武師,阿善師(劉明善)、金生師(廖金生),一個精通「金鷹拳」,一個擅打「布雞拳」。1895年乙未,日軍由彰化揮師南下,在西螺遭遇七崁義民伏擊。傳說,被殺的士兵頭顱就懸掛在新街廣興宮三山國王廟梟首示眾,這事讓日本人憤而縱火焚廟。毀於兵燹的廣興宮要到大正11年(1922)才由濁水溪兩岸客家人發起重修。

昭和6年(1931),日本眾議院議員喜多孝治手書「威震閩粵」匾額贈與廟方懸掛。喜多議員與台灣的關係匪淺,曾經擔任台灣總督府殖產局局長、台南州知事(市長)等要職。這塊匾額說明了至遲在昭和年間,西螺三山國王信仰已超越閩粵族群的藩籬。

摘要
<p>台灣諺語:「過得了濁水溪,過不了虎尾溪。」指的兩條大溪所圍的西螺、二崙、崙背三鄉鎮──所謂「西螺七崁」地區,民風剽悍,能武善打,一點也不好惹!七崁的武學淵源來自兩位唐山武師,阿善師(劉明善)、金生師(廖金生),一個精通「金鷹拳」,一個擅打「布雞拳」。1895年乙未,日軍由彰化揮師南下,在西螺遭遇七崁義民伏擊。傳說,被殺的士兵頭顱就懸掛在新街廣興宮三山國王廟梟首示眾,這事讓日本人憤而縱火焚廟。毀於兵燹的廣興宮要到大正11年(1922)才由濁水溪兩岸客家人發起重修。</p><p>昭和6年(1931),日本眾議院議員喜多孝治手書「威震閩粵」匾額贈與廟方懸掛。喜多議員與台灣的關係匪淺,曾經擔任台灣總督府殖產局局長、台南州知事(市長)等要職。這塊匾額說明了至遲在昭和年間,西螺三山國王信仰已超越閩粵族群的藩籬。</p>
媒體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