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匾額

西螺廣福宮海國蒙庥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昭和10年(1935)10月23日,西螺廣福宮改築代表陳利水等人向臺南州廳提出改築金募集許可,為廟與整修鋪路。昭和11年(1936)5月13日經台南州知事藤田傊治郎許可,眾人遂推舉西螺街仕紳詹福壽為正董事、廖學昆為副董事,著手進行重修工作,並於昭和13年(1938)順利整建完竣。

西螺福興宮水德配天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西螺福興宮曾於乾隆35年(1770)和嘉慶5年(1800)進行重修,同治年間,中部台灣爆發戴潮春事件,不久又發生地牛翻身,受到戰火波及和地震的侵毀,此時的福興宮已頹壞不堪。同治8年(1869),在地方仕紳五品職員廖輝煌、五品銜布政司理問廖振元等人的號召募捐下,福興宮再度進行整修工作,這次的重修花了將近五年的時間始告竣工,在廟內落有同治13年(1874)的重建碑記。

西螺福興宮寰海尊親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西螺位於古時南北通衢的官道上,又有濁水溪為界,地理位置相形重要。清初本區劃屬彰化縣所管轄,西螺福興宮便存在著一方彰化縣儒學教諭黃金章所獻立的老匾額,落款時間為嘉慶24年(1819)秋月。彰化縣於雍正元年(1723)建縣之時即奉旨設置縣儒學,這是縣級的教育機構,而儒學教諭相當於縣府的教育局局長,平時負責教務工作,和考課學校裡的生員秀才。根據「福建通志。

西螺福興宮慈航廣渡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西螺福興宮觀音殿懸掛了一方「慈航廣渡」老匾額,這是嘉慶12年(1807)孟冬月,時任鹿仔港巡檢的陳孝懿所敬獻。根據「彰化縣志」記載,陳孝懿為浙江海鹽人(今浙江海鹽縣),任職鹿仔港巡檢的時間為嘉慶12年(1807)5月迄嘉慶15年(1810)3月。彰化縣鹿仔港巡檢之責,平時除了追捕盜賊,稽查地方治安,尚須負責中部一帶的海口秩序,防止宵小偷渡入境。

西螺振文書院千秋書祖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振文書院位於西螺新街,主祀五文昌夫子,是一座具有祭祀和私塾講學功能的廟宇。書院共分五幢單體建築,並部份以過廊連接,分別是山門、拜亭、正殿及兩廂房。翻閱清代文獻,我們會發現清代西螺地區在積極發展商業貿易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子弟的教育,熱衷於對科舉功名的追求,這件事情反映在西螺的歷史上,街內外曾分別創立了文祠、倉聖人祠、朱文公祠、魁星樓、修文書院和振文書院等文教或祭祀空間,而今僅存振文書院。

西螺福興宮莫不尊親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西螺福興宮太平媽廟內懸有一方頗具傳奇的老匾額,名為「莫不尊親」。這句話出自儒家的經典「中庸」:「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血氣泛指有血液、有氣息的動物,通常做為人類的代稱。因此匾額的意思是說,媽祖是天后聖母,神格崇高,沒有人不把媽祖視為至親一般的尊敬崇祀。

西螺埔心程氏家廟理學世第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根據楊緒賢「台灣地區姓氏堂號考」一書的統計,程姓為台灣第73名的大姓,人口數以雲林縣居冠,且聚居於西螺鎮昔日稱為埔心的河南、詔安、安定三里,並建有凝聚宗族血脈的程氏家廟。埔心的開庄與程家奉祀的佛公有著密切的關係,據說,當年程氏先祖自福建省詔安縣來台時,亦隨身攜帶一尊黑面祖師公(俗稱佛公)作為守護神,豈料行至西螺埔心一帶,挑佛公的扁擔忽然斷裂,佛公神像跌落至草叢中,仍然正身端坐。

西螺福興宮好義從風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道光12年(1833)中國發生災荒,糧食生產不足,造成米價騰貴,當年9月嘉義縣店仔口(今台南白河)一帶更因搶米事件,加上突發的閩粵械鬥事件,引發大規模的抗官民變,史稱「張丙事件」。當時張丙事件的反抗軍在起事之後,即迅速攻打嘉義縣和臺灣縣的各處關隘,殺害臺灣府知府呂志恆、嘉義知縣邵用之等官員。10月27日,彰化縣的黃城響應張丙豎旗抗清,攻破斗六門,誅殺縣丞方振聲及兩百多名兵丁。

西螺福興宮護國庇民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西螺福興宮位在西螺舊街延平路上,供奉著天上聖母媽祖,信徒尊稱為「太平媽」。福興宮的創建和西螺地區的漢人開發史有著密切的關係,廟內所懸掛的「護國庇民」匾額是迄今雲林縣境內年代最早的古匾,時為乾隆15年(1750)歲次庚午年。根據相關史料記載,西螺地區正式且大規模的拓墾時間約落在乾隆初期,與「護國庇民」匾的落款時間相差不遠。 獻匾人「臺灣鎮標右營游擊羅佳雄」,歷史上確有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