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西螺振文書院千秋書祖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西螺振文書院千秋書祖匾額

振文書院位於西螺新街,主祀五文昌夫子,是一座具有祭祀和私塾講學功能的廟宇。書院共分五幢單體建築,並部份以過廊連接,分別是山門、拜亭、正殿及兩廂房。翻閱清代文獻,我們會發現清代西螺地區在積極發展商業貿易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子弟的教育,熱衷於對科舉功名的追求,這件事情反映在西螺的歷史上,街內外曾分別創立了文祠、倉聖人祠、朱文公祠、魁星樓、修文書院和振文書院等文教或祭祀空間,而今僅存振文書院。

振文書院是從嘉慶2年(1796)創建的文祠發展而來,並由仕紳廖澄河及「振文社」的生員弟子主持募款興建的工作。嘉慶18年(1813)書院落成,取名振文書院,有振揚文教、扶植綱常的意義,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和「振文社」保持連帶關係!這一年振文社的弟子和後學就分別獻立了兩方互相輝映的匾額,分別是「千秋書祖」和「百代文衡」,均為盛揚文昌帝君是讀書人的守護神和精神信仰。

摘要
<p>振文書院位於西螺新街,主祀五文昌夫子,是一座具有祭祀和私塾講學功能的廟宇。書院共分五幢單體建築,並部份以過廊連接,分別是山門、拜亭、正殿及兩廂房。翻閱清代文獻,我們會發現清代西螺地區在積極發展商業貿易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子弟的教育,熱衷於對科舉功名的追求,這件事情反映在西螺的歷史上,街內外曾分別創立了文祠、倉聖人祠、朱文公祠、魁星樓、修文書院和振文書院等文教或祭祀空間,而今僅存振文書院。</p><p>振文書院是從嘉慶2年(1796)創建的文祠發展而來,並由仕紳廖澄河及「振文社」的生員弟子主持募款興建的工作。嘉慶18年(1813)書院落成,取名振文書院,有振揚文教、扶植綱常的意義,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和「振文社」保持連帶關係!這一年振文社的弟子和後學就分別獻立了兩方互相輝映的匾額,分別是「千秋書祖」和「百代文衡」,均為盛揚文昌帝君是讀書人的守護神和精神信仰。</p>
媒體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