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廖澄河

清代西螺老街發展史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乾隆7年(1742),在劉良壁的「重修福建臺灣府志」中首次出現西螺堡、西螺街之地名,表示在乾隆初期、鹿港建街完成前,西螺已有街市存在。乾隆11年(1746),范咸著「重修臺灣府志」中除原來的西螺堡、西螺街外,濁水溪畔的西螺渡口又出現苦苓腳渡、大崙腳渡、上渡頭渡三處,表示西螺在水陸交通上的重要性,不僅是河岸要津,也為產漁貨交易中心。當時西螺市街發展以延平路為主軸。

西螺振文書院千秋書祖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振文書院位於西螺新街,主祀五文昌夫子,是一座具有祭祀和私塾講學功能的廟宇。書院共分五幢單體建築,並部份以過廊連接,分別是山門、拜亭、正殿及兩廂房。翻閱清代文獻,我們會發現清代西螺地區在積極發展商業貿易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子弟的教育,熱衷於對科舉功名的追求,這件事情反映在西螺的歷史上,街內外曾分別創立了文祠、倉聖人祠、朱文公祠、魁星樓、修文書院和振文書院等文教或祭祀空間,而今僅存振文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