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介之推

崙背開山宮傳說-介子推公的傳說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據崙背開山宮主委廖世界先生講述,百年前地方就流傳了一句「介之推,沒封上苛虧。」這樣的俗諺。據說,「介之推公」他當時還活著的時候,算說是「割股救主」。因為那時候,聽說皇帝晉文公戰敗,被敵人所困,飢餓無比想要吃肉,介之推就割了自己身體的肉給晉文公充飢。但是沒想到,戰勝之後,班師回朝。晉文公回國,後來當初和他一起幫他逃出國,甚至作戰的臣子,幾乎每個都受封,就唯獨忘了介之推的功勞,而沒有封到官位。

崙背新庄開山宮與詔安鍾姓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枋南村新莊開山宮廟內除了奉祀「開山聖侯—大伯爺公」,也就是介之推外,亦同時供奉「伏魔大帝—鍾馗」。據當地耆老所述,本庄原是人口相當多的大聚落,故稱為「大新莊」,後來因為鄰近「大廟窟」械鬥激烈,傷亡慘重,導致瘟疫橫行而沒落敗庄。根據昭和8年(1933)「臺南州祠廟名鑑」記載,開山宮曾由鐘開元、鐘來壽兩人為首發起改建,並在光緒11年(1885)全數完工,後在光緒19年(1893)再次修繕。

大埤怡然村舊莊開山大帝廟祀典碑記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舊庄開山大帝現存最久遠的文物是一塊以砂岩刻製的石碑,上面額刻「開山大帝祀典」6個大字。石碑過去2、30年來一直遭到棄置於開山大帝廟後方,詢問周遭居民耆老是何緣故,眾人卻閃爍其詞。由於「開山大帝祀典」碑因長年遭到棄置,導致嚴重風化,漫滅的碑文僅剩幾個不多能辨識的字樣。還好早年有拓碑,內文記載清朝嘉慶年間,購買香火田寄付予「開山大帝—介之推」,作為「大伯爺公」神祇、廟宇以及祭典所需之香火田碑記。

舊莊開山大帝廟忠不言祿匾額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日治時期由相良吉哉所纂輯的「臺南州祠廟名鑑」中對「斗六郡」和「虎尾郡」的文獻載錄,以及戰後由仇德哉所編纂出版的「臺灣廟神傳」的考證,清楚記載當時大埤庄境內的「開山大帝廟」以及崙背庄的「開山聖侯」兩座廟都是祭祀介之推。「介之推」,或又可名之為「介子推」,是中國歷史上東周春秋時期晉國忠臣。

崙背開山宮傳說-開山大帝介之推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臺灣民間信仰體系神祇中,對於「開山大帝」為何方神聖,除非是居住的莊落有祀奉該神祇,不然多數皆不曉得。這裡要提一個春秋時期的歷史人物介之推,介之推的故事,多數人都耳熟能詳。晉公子重耳出逃,返國登位後,陪同的眾臣都分封官職,唯獨遺漏掉了介之推。待有人提醒晉文公後,介之推卻自認無功,於是帶著自己母親隱入緜山,最後卻以悲劇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