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林恆生

謝東閔林洋港聯袂巡視社區建設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雲林縣從民國58年起在推動各鄉鎮社區基礎建設可說是相當認真,當時時任縣長的廖禎祥,以及繼任者林恆生,都曾因推動社區發展建設有功而屢屢獲得省府的表揚。以當年的縣市來看,雲林縣在社區基礎建設推動方面的成果可以說是優等生,而在雲林縣內比較有成的社區則以斗南、大埤兩地為主。

李煥與農化場和雲林農業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農化場的開工有多重要?民國61年4月8日興建於莿桐鄉的台灣省農會附設各級農會農化廠舉辦開工典禮,由當時省主席陳大慶剪綵,省黨部主委李煥及省農林廳長張訓舜按鈕,縣長廖禎祥、議長林恆生到場觀禮,其他的受邀地方人士就更多了。此照片是活動結束後李煥與林恆生的合影,李煥是國民黨菁英,也擅長組織工作,而農化場不失為好的組織場域。

林恆生向蔣經國縣政建言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據說這張照片是當時雲林縣長林恆生受邀參加日月潭活動中心的落成典禮時,趁機向當時的行政院長蔣經國以及省府主席謝東閔提出雲林縣的縣政發展建議。所謂建議其實就是希望中央和省府能支持雲林縣府的施政想法,這無非都跟經費有關,當時的雲林縣已經入不敷出,在廖禎祥縣長任內的最後幾年,已經開始力行撙節措施。

林恆生與西螺果菜市場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雲林縣被中外人士參觀最多的景點第一個是北港朝天宮,這大概沒有什麼爭議,第二個誇張一點,也許是西螺果菜市場。從民國41年成立,到民國50年遷建到建興路之後,西螺果菜市場的規模就不斷地擴大。隨著民國67年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又西螺交通道改建完成後,擁有台灣地理中心,最大蔬菜種植面積,以及廣大腹地的西螺成為全國蔬果的集散中心,創造一個果菜市場的傳奇。

雲林縣農業規劃發表會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照片中左邊數來第6位為農發會主任委員李崇道,他除了參加雲林縣農業規劃發表會之外,主要是來視察水田耕作制度以及經營改善情形。在李崇道右方則是時任縣長的林恆生。拍攝地點在斗南,時間則是69年1月15日。當時機械代耕是中央農業部門重點推廣工作,透過機械代耕來取代耕牛日益減少,以及農村勞動力不足的情形。

從慰勞軍方看位置政治學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當過兵的人都知道,春節前通常都會有勞軍活動,或者至少團管區的司令或地方縣市首長會來致贈加菜金,慰勞在營的弟兄,尤其是農村地區的首長會特別重視,因為每年兩次請求國軍支援助割,是縣市首長重要的任務之一,畢竟農村缺乏勞動力在60年代已經是個需要嚴肅面對的問題。

斗南埤麻示範社區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隨著省政府大力推動社區發展工作,雲林縣也不落人後,尤其在斗南、大埤等地原處沿海與山區交通要道,在聚落發展方面較為完整與良好,在這樣的基礎上,社區發展基礎建設的推動也較為順暢。當時在斗南如將軍、石龜、埤麻等地,都有示範社區,中央與省府也經常視察與參訪該地。

雲林南投與草嶺公路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民國68年7月13日蔣經國上山巡視草嶺,當時他剛當選為中華民國第6任總統,隨行陪同的官員對於草嶺之行主要報告兩件事,一件是草嶺水庫,另一件則是草嶺公路。這條公路一直是雲林縣府極力爭取的建設,公路一通可以極大化草嶺、石壁地區的效益。林金生任交通部長時拍版定案草嶺公路的修建,之後在數次探勘之後,決定建設草嶺風景區與石壁風景區,並且串連南投與嘉義,形成一個中部旅遊風景區帶。

投下神聖的一票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投下神聖的一票」,這是在選舉期間政府最常宣導的一句話,至於這一票究竟有多神聖,其實民眾是不會太在意的,有些人還會待價而沽,因此每次選舉都會有抓賄選的動員。這對實施地方自治將近70年,民主化將近30年的臺灣來說,還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坊間每到選舉就流行一句話「選舉無師傅 用錢買就有」。這也難怪即使那麼多年,民眾對於政治還是沒有太大的信心。

雲林五合一選舉登記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不要覺得是圖文不符,只是這張照片沒拍到另一個指示牌而已。進到這個空間的人主要是辦理候選人登記,當然還會有一些陪同的人。不過和現在不一樣的是,當年登記完就走人,不像現在還得帶一堆道具,裝可愛,來吸引媒體的目光,增加曝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