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大埔北極殿捐題碑與張氏姓族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大埔北極殿捐題碑與張氏姓族

古坑鄉朝陽村的信仰中心,系以主祀玄天上帝為主神的「北極殿」。起初由「徐家莊」和俗稱「廍尾莊」的「廍亭仔尾莊」相關人士每年採取擲筊推舉值年爐主的方式,輪祀上帝公神祇。

據記載,因莊落遷徙使得原先徐家莊、廍尾莊共同輪祀的神祇來到大埔莊內。大埔莊周邊聚落主要以「張氏族裔」占大多數,當地慣稱「廍亭仔尾張」和「虎尾溪張」兩個不同宗族。從碑上的名諱釐清歷史脈絡,再根據田調與訪談,可知早期有個相當大的聚落,後來因戰亂而消失。求諸文獻該聚落可能是「廍亭仔尾莊」,當時清末文獻記載該聚落有9百多人,但之後就不再有記錄。

因此碑文中如張福生、張福財、張福屘等人應是「廍亭仔尾張」客籍族群,其祖源自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而另外張助雄、張萬重、張勝期等人,則屬於「虎尾溪張」,係因民國48年「八七水災」才移居於此地,先祖源自廣東省大埔縣的客籍人士。不經調查,誰會知這面廟內的姓氏捐題碑隱藏著百多年前聚落消失的秘密。

摘要
<p>古坑鄉朝陽村的信仰中心,系以主祀玄天上帝為主神的「北極殿」。起初由「徐家莊」和俗稱「廍尾莊」的「廍亭仔尾莊」相關人士每年採取擲筊推舉值年爐主的方式,輪祀上帝公神祇。</p><p>據記載,因莊落遷徙使得原先徐家莊、廍尾莊共同輪祀的神祇來到大埔莊內。大埔莊周邊聚落主要以「張氏族裔」占大多數,當地慣稱「廍亭仔尾張」和「虎尾溪張」兩個不同宗族。從碑上的名諱釐清歷史脈絡,再根據田調與訪談,可知早期有個相當大的聚落,後來因戰亂而消失。求諸文獻該聚落可能是「廍亭仔尾莊」,當時清末文獻記載該聚落有9百多人,但之後就不再有記錄。</p><p>因此碑文中如張福生、張福財、張福屘等人應是「廍亭仔尾張」客籍族群,其祖源自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而另外張助雄、張萬重、張勝期等人,則屬於「虎尾溪張」,係因民國48年「八七水災」才移居於此地,先祖源自廣東省大埔縣的客籍人士。不經調查,誰會知這面廟內的姓氏捐題碑隱藏著百多年前聚落消失的秘密。</p>
媒體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