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鹿場課圳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鹿場課圳

西螺鎮境內的「鹿場課圳」,據康熙56年(1717)《諸羅縣志》記載「鹿場陂在虎尾溪墘。源由虎尾溪分流。康熙五十三年,知縣周鍾瑄捐榖五十石助莊民合築。」迨至道光年間《彰化縣志》載「鹿場陂:在虎尾溪墘,源由濁水從虎尾溪分流。」與光緒年間《雲林縣采訪冊》「鹿場圳在縣北九里。於本堡內引觸口溪水,溉田八十餘甲。乾隆年間,張盈裕館開築。」

從上述資料顯見,除興修資金從初期的「官民合築」演變為「業佃和築」之外,對於圳渠的水源更適巧反映臺灣河川泛濫無常的特性。據水利會誌記載,嘉慶元年(1796)興築自觸口引濁水溪水入圳,導入中國仔水門(舊稱「中圍仔莊」)供灌。如再印證比對自康熙朝入墾布嶼廩堡的張世箱家族,在乾隆時以「張盈裕館」墾號再興修,而有「五百甲圳」、「盈裕館圳」之別稱。

此埤圳自古至今影響莿桐、西螺等地區,重要性可從道光7年(1827)彰化縣令李廷璧對於濁水溪船筏擺渡的筏伕藉故破壞埤圳,立碑示禁藉以維護農作灌溉可知。日治時期五百甲圳灌區的田園,曾參與貢獻日本天皇的「新嘗祭」,一度入選「新穀獻納」,激起現在西螺、莿桐等農會積極推動「獻納米」、「神饌米」的行銷。

摘要
<p>西螺鎮境內的「鹿場課圳」,據康熙56年(1717)《諸羅縣志》記載「鹿場陂在虎尾溪墘。源由虎尾溪分流。康熙五十三年,知縣周鍾瑄捐榖五十石助莊民合築。」迨至道光年間《彰化縣志》載「鹿場陂:在虎尾溪墘,源由濁水從虎尾溪分流。」與光緒年間《雲林縣采訪冊》「鹿場圳在縣北九里。於本堡內引觸口溪水,溉田八十餘甲。乾隆年間,張盈裕館開築。」</p><p>從上述資料顯見,除興修資金從初期的「官民合築」演變為「業佃和築」之外,對於圳渠的水源更適巧反映臺灣河川泛濫無常的特性。據水利會誌記載,嘉慶元年(1796)興築自觸口引濁水溪水入圳,導入中國仔水門(舊稱「中圍仔莊」)供灌。如再印證比對自康熙朝入墾布嶼廩堡的張世箱家族,在乾隆時以「張盈裕館」墾號再興修,而有「五百甲圳」、「盈裕館圳」之別稱。</p><p>此埤圳自古至今影響莿桐、西螺等地區,重要性可從道光7年(1827)彰化縣令李廷璧對於濁水溪船筏擺渡的筏伕藉故破壞埤圳,立碑示禁藉以維護農作灌溉可知。日治時期五百甲圳灌區的田園,曾參與貢獻日本天皇的「新嘗祭」,一度入選「新穀獻納」,激起現在西螺、莿桐等農會積極推動「獻納米」、「神饌米」的行銷。</p>
媒體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