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北港朝天宮慈雲灑潤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北港朝天宮慈雲灑潤匾額

旱災、水患與地震一直是台灣島的「常態」。清代台灣地方志書經常可見「災祥」記錄,以光緒20年(1894)編纂的「雲林縣采訪冊」為例,書中記載斗六堡:「光緒十四年大旱,五穀騰貴;光緒十五年五月大雨連日,田園多浸;光緒十六年七月大雨水。」短短3年,不是旱災就是水災。

北港朝天宮媽祖廟正殿懸掛一面「慈雲灑潤」御匾,中央蓋有「光緒御筆之寶」鈐印,係光緒12年(1886)嘉義縣發生旱災,縣令羅建祥恭請北港媽蒞壇祈雨,因祈雨雨下,靈驗異常,乃由巡撫劉銘傳奏請頒匾。光緒14年(1888)5月,御筆親書的匾額由紫禁城飄洋過海來到北港,由知縣羅建祥、進士徐德欽恭接匾額並擇吉日懸掛致祭。目前該匾已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在民國106年獲政府指定為一般古物。

摘要
<p>旱災、水患與地震一直是台灣島的「常態」。清代台灣地方志書經常可見「災祥」記錄,以光緒20年(1894)編纂的「雲林縣采訪冊」為例,書中記載斗六堡:「光緒十四年大旱,五穀騰貴;光緒十五年五月大雨連日,田園多浸;光緒十六年七月大雨水。」短短3年,不是旱災就是水災。</p><p>北港朝天宮媽祖廟正殿懸掛一面「慈雲灑潤」御匾,中央蓋有「光緒御筆之寶」鈐印,係光緒12年(1886)嘉義縣發生旱災,縣令羅建祥恭請北港媽蒞壇祈雨,因祈雨雨下,靈驗異常,乃由巡撫劉銘傳奏請頒匾。光緒14年(1888)5月,御筆親書的匾額由紫禁城飄洋過海來到北港,由知縣羅建祥、進士徐德欽恭接匾額並擇吉日懸掛致祭。目前該匾已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在民國106年獲政府指定為一般古物。</p>
媒體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