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石碑

古坑大湖口百姓公廟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古坑鄉永光村有一名為「大湖口」的聚落,湖,是盆地之意,其地名由來為聚落的東南方有一開口向西北方的盆地,而大湖口剛好位於盆地的入口處,緊鄰大湖口溪。位於大湖口聚落,縣道199和縣道210(光華路)交界處的百姓公廟是古坑鄉目前所知最古老的有應公廟,最早以石板搭建的石頭廟,現外觀為民國87年由信徒所增建,形成廟中廟的格局。

元長鰲峰宮道入玄妙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元長鰲峰宮俗稱帝君廟,是當地的信仰中心,創立於清咸豐3年(1853),供奉的主神為保生大帝大道公。保生大帝神像相傳為清朝雍正、乾隆年間,李姓先民自福建泉州移民至台灣,過程中雖驚濤駭浪,但仍安然抵達,之後又覓得元長這片平原做為安身立命之所,感念此為保生大帝所庇祐,因而提議建廟。

土庫順天宮完修順天宮禪室建造聖亭碑記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土庫順天宮存有歷次整修、擴建的文物或石碑,其中一面名為「完修順天宮禪室建造聖亭碑記」的石碑記載清咸豐2年(1852)興建順天宮媽祖廟比丘、比丘尼使用的禪室。顯示早期順天宮媽祖廟是由佛教臨濟宗派下禪師所主持或攜帶來臺,不過現在已見不到佛教的住持僧侶,這演變其來有自。主因是在清領時期常見佛教住持僧侶,但戰後因為國民政府更改為「管理委員會制度」,致使媽祖廟住持僧侶制度的傳統消失。

莿桐油車阿彌陀佛碑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莿桐鄉埔尾村油車聚落的北方有嘉南大圳濁幹線主線通過,因河面寬闊,流水湍急,昔日經常發生投圳自殺的命案。根據當地父老的口述,夜晚,在圳提上時常會撞見陰魂顯現,讓在附近工作的農人或經過的行人,心裡總是心驚膽跳,不得安寧。有鑑於此,村民請示神明,並依神明指示在圳提上恭立了一座刻有「南無阿彌陀佛」六字的碑文,又請了布袋戲師傅阿台仔操作鍾馗木偶戲,進行趨鬼儀式。

西螺福興宮公置田租以供神誕祭典演戲碑記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雲林西螺地區的拓墾移民,以福建漳州詔安縣最多,其次為漳州南靖縣和平和縣,及潮州府的客家人,另有較少數的汀州府移民(如西螺永定厝)。從同治年間西螺福興宮和廣福宮兩座媽祖廟的修築紀錄上,我們看到了各籍移民的參與和支持,到了明治45年(1912)猶可見到由「靖邑心香社」所捐獻給兩宮的香祀田石碑,即矗立於福興宮的「公置田租以供神誕祭典演戲碑記」。

西螺廣福宮大眾廟碑記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這是西螺廣福宮現存最古老的石碑,時間為同治7年(1868)四月,本碑原置於左側廊邊,近年已移置神房內,石碑部分文字已受風化影響,字跡模糊無法辨識。根據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於民國85年所出版的拓本,可辨識文字如下:「西螺汎官陳仝諸紳諸董事舖戶等,惟廣福宮南福戶聖神,廟記所供不敷,恃僧寔難居住。

莿桐大埔尾石敢當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雲林縣莿桐鄉大美村(舊名大埔尾)台一丁線路旁有一塊漫漶斑駁的老石碑,上面寫著「大埔尾阿彌陀佛祖香位」數個大字,立碑落款的時間為「民國卅八年己丑七月初七日」。每年冬至,附近的居民都會準備湯圓來祭拜「阿彌陀佛」,祈求一家大小平安事順。據當地耆老所述,「阿彌陀佛」的前面原本是一條小溪流,當地人喚作「雷公溪」,平時涓涓細流,若西北雨至,即成洪水之勢,危及村民的生民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