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手稿及手抄本

口湖水災奏摺資料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在早期清宮檔案中,有關乎台灣的資料非常地少;因此也更加地凸顯出,針對口湖地區水災所保存奏摺資料的彌足珍貴。目前所建檔中較早的水災記事,紀錄當時官方對於這一特大水災的處理經過,其史料價值豐富。

(一)台灣鎮武攀鳳臺灣道熊一本會奏台灣猝被風災情形摺

做客事科儀本(4)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雲林詔安客地區的喪葬科儀俗稱「做客事」,是由一群客家籍的專家所組成,人稱釋教法師,亦稱香花和尚或司公。
「做客事」儀式之源流可追溯自福建詔安原鄉,以佛教經懺度亡為主體,並吸收部分道教科儀,再融合地方習俗,發展成一套獨特的做功德系統,持續地在雲林詔安客聚落中執行著。

做客事科儀本(3)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雲林詔安客地區的喪葬科儀俗稱「做客事」,是由一群客家籍的專家所組成,人稱釋教法師,亦稱香花和尚或司公。「做客事」儀式之源流可追溯自福建詔安原鄉,以佛教經懺度亡為主體,並吸收部分道教科儀,再融合地方習俗,發展成一套獨特的做功德系統,持續地在雲林詔安客聚落中執行著。

做客事科儀本(2)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雲林詔安客地區的喪葬科儀俗稱「做客事」,是由一群客家籍的專家所組成,人稱釋教法師,亦稱香花和尚或司公。
「做客事」儀式之源流可追溯自福建詔安原鄉,以佛教經懺度亡為主體,並吸收部分道教科儀,再融合地方習俗,發展成一套獨特的做功德系統,持續地在雲林詔安客聚落中執行著。

做客事科儀本(1)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雲林詔安客地區的喪葬科儀俗稱「做客事」,是由一群客家籍的專家所組成,人稱釋教法師,亦稱香花和尚或司公。
「做客事」儀式之源流可追溯自福建詔安原鄉,以佛教經懺度亡為主體,並吸收部分道教科儀,再融合地方習俗,發展成一套獨特的做功德系統,持續地在雲林詔安客聚落中執行著。

林振聲藏書-油車粿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油車粿的作者為王國樑,四海創刊號中的一篇文章,內容從不知道油車粿為何物開始談起,進而提到作法,觸感以及口感。作者在第二段帶入了當時台灣社會市井小民生活的情況,雖然只是片面性的描寫,但在他眼中所見到的社會卻是有相當的真實感,亦有著清楚的描述。之後文章則是提到油車粿的由來,從秦檜夫婦開始談起,自然也就越加地慷慨激昂,對於秦檜、岳飛的故事幾佔全文的三分之二。

林振聲藏書-夜明前之宣言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本篇文章作者松谷哲男,文章標題為「夜明前之宣言」,出自四海創刊號,也是該刊物的第一篇文章,具有指標性的地位。文章內容寫的是珍珠港事件中戰士們抱著視死如歸的精神,從容就義。作者認為這種精神是一種東洋美德,並在文中引用戰國時期燕太子丹與高漸離送荊軻刺秦王的渡易水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來形容這群視死如歸的日本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