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石香爐

臺西鄉五條港安西府張李莫府千歲信仰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清乾隆60年(1795)3月10日晚,海上漁民見五條港外海的海豐島閃爍靈光,待退潮後僅見一艘擱淺竹筏載著香爐與香火神位,上書「張李莫千歲」。當時漁民視為神蹟,遂興建草寮加以供奉。嘉慶11年(1806)在地信眾與行郊集資,倡議於五條港境內建廟,這就是臺西鄉五條港信仰中心「安西府」的由來。

西螺廣福宮光緒石香爐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西螺廣福宮光緒石香爐含展耳寬達140公分,高60餘公分,係目前臺灣地區廟宇既存清代石香爐中,體裁最巨大者。本香爐位於正殿翹頭神案前方,材質為青斗石,外形作方體,爐身兩側為插接之展耳,其下四足皆作獅吞爪造形。普遍來說,石香爐刻有宮名之該面為正面,故爐口刻有「西螺廣福宮天上聖母」者應為正面。

虎尾五間厝鎮興宮石香爐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虎尾鎮西安里五間厝舊聚落的信仰中心係以祀奉關聖帝君的「鎮興宮」,原先在未興建新廟宇之前,舊廟最遲在民國34年,也就是昭和20年(1945)尚有整修的紀錄。當時舊廟正殿供桌上的香爐是一座由打石師傅所打造的珍貴大理石香爐,正面採淺浮雕,刻著一隻麒麟,上方橫眉刻寫「關聖帝君」,左側刻著「彰化 照安厝」,右側則刻著「弟子柯秀 謝」。

崙背新庄開山宮廟名匾額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崙背鄉枋南村新莊「開山宮」內除了清道光年間的石香爐之外,在廟內的三川殿步通楹樑懸掛著「開山宮」匾。該匾係在日治昭和3年(1928)重修開山宮竣工後,由裔孫鍾永茂所敬獻。該方廟額匾從昭和年間至戰後民國49年(1960)重修之前,原懸掛在舊廟外面,最近一次重修才由廟方與地方主事者將該面昭和年間「開山宮」廟額匾收入廟內,改掛在三川殿上方楹樑。

崙背新庄開山宮石香爐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枋南村新莊聚落內的「開山宮」因多次的天災地變而多所改建,目前所見的廟宇外觀根據廟方碑文記載與訪談,應是民國49年由當時主委翁明厚為首等人所成立的興建委員會重新規劃興建。民國77年(1988)9月村民舉薦葉健三再度籌組重建委員會,整體工程一直到民國86年(1997)12月才大功告成,舉行入火安座祈安建醮。

大埤舊莊開山大帝廟清代石香爐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位在雲林縣大埤鄉怡然村舊莊聚落內的「開山大帝廟」,終於有人將長期遭到棄置廟後,道光年間「開山大帝祀典」碑重新整理,樹立於廟埕空地旁,並興建碑亭。本件碑記風化剝蝕嚴重,碑文漫漶,難以辨讀。不過依稀能從碑文中判斷該碑主要敘述開山宮購置田園,收租作為祀典油香之用。碑文末行提及道光24年11月購置田園之事,可見這塊石碑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

大埤怡然村舊莊開山大帝廟祀典碑記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舊庄開山大帝現存最久遠的文物是一塊以砂岩刻製的石碑,上面額刻「開山大帝祀典」6個大字。石碑過去2、30年來一直遭到棄置於開山大帝廟後方,詢問周遭居民耆老是何緣故,眾人卻閃爍其詞。由於「開山大帝祀典」碑因長年遭到棄置,導致嚴重風化,漫滅的碑文僅剩幾個不多能辨識的字樣。還好早年有拓碑,內文記載清朝嘉慶年間,購買香火田寄付予「開山大帝—介之推」,作為「大伯爺公」神祇、廟宇以及祭典所需之香火田碑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