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斗六大圳

斗六大圳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雖說斗六在清領時期境內早已諸多埤圳,但大小規模不一且獨立。日治時期,斗六地方人士有鑑於嘉南大圳工程通水竣工的影響,而認為透過大圳的興建,達到土地灌溉與改良。以斗六地區仕紳為首在昭和2年(1927)組織「斗六大圳促進期成同盟會」,昭和15年(1940)總督府通過補助半數工程款,籌畫則委由嘉南大圳水利組合代辦。

全仔水庫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2016年正式啟用的湖山水庫,是台灣少見的離槽水庫,也是雲林縣境內的第一座水庫,位於斗六市與古坑鄉之間,主要流域以梅林溪與清水溪為主。但其實早在湖山水庫規畫動工之前,台灣省水利局第一規劃調查隊,於民國61年12月已提出利用清水溪河系,建立全仔水庫的規劃調查研究報告。

台灣省斗六農田水利會溝埧工作站第五屆小組長班長合影

條目撰寫者 施朝祥

根據雲林農田水利會所提供的資訊,斗六農田水利會溝埧工作站成立於民國44年6月25日,係斗六大圳完工後,合併斗六柴裡埤、古坑湳子埤及斗六大圳部份地區成立現在溝埧工作站,灌溉區域內跨越斗六市、古坑鄉、斗南鎮三鄉鎮,面積廣達1113公頃,包含溝子埧、九老爺、茄苳腳、柴裡、大崙、大潭、瓦厝子、古坑、湳子、水碓、新庄、溫厝角等地。

斗六大圳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斗六大圳位於嘉南平原北端,東與清水溪並列,圳水由北而南;而清水溪則由南而北,猶如相對而馳的列車般;北與濁水溪成約50度交叉;東南為山脈起伏之大尖山;西北漸為平原。斗六大圳以清水溪、石龜溪、大湖口溪、崙子溪、石牛溪等為主要水源,境內設有28條小型埤圳。

斗六大圳 土牛溪水橋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水碓村的山林鄉野之間,隱藏著一座低調但又因其外觀橋梁鮮紅而難以忽略、非常特別的水橋。原先的水橋溝渠只是一般的溝圳大小,但因過往的颱風如韋恩等等,將整個水文灌溉系統改變,有些水流改道、橋樑沖毀。地方政府隨而加建了以鋼架為主,跨距更長,也更大的橋墩,而這座在斗六大圳,跨越土牛溪的紅色半圓拱的水橋,就因之而成。

斗六大圳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斗六大圳位於嘉南平原北端,東與清水溪並列,圳水由北而南;而清水溪則由南而北,猶如相對而馳的列車般;北與濁水溪成約50度交叉;東南為山脈起伏之大尖山;西北漸為平原。斗六大圳以清水溪、石龜溪、大湖口溪、崙子溪、石牛溪等為主要水源,境內設有28條小型埤圳。

國民小學教師自編鄉土教材系列6 起飛的鳳凰──古坑鄉

條目撰寫者 鍾芷羚

「國民小學教師自編鄉土教材系列6 起飛的鳳凰──古坑鄉」為國民小學教師自編鄉土教材系列第六冊,主辦單位為雲林縣政府,承辦單位為雲林縣立新光國民小學,作者廖宏彬。書以古坑的代表物──起飛的鳳凰命名,期望古坑人以智慧迎向未來,永續經營古坑這個綠色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