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詔安客

崙背羅厝元宵摜雞酒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在傳統民俗中,舉凡時令進補、添丁生子、祭祀、宴客等情況,通常都不會少了雞酒這道菜餚。

崙背羅厝一個以詔安客為主的聚落,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村中神明三官大帝中的天官聖誕,村民會齊集在紅壇前乞願,擲筊取得福氣供品,供品琳瑯滿目有糖塔、菸、麵龜、壽桃、米、金等各式不一!

李應昧古厝柯煥章彩繪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柯煥章號笑雲覺若差主人,生於明治34年(1901),逝世於民國61年,幼時拜師於鹿港郭家郭友梅下,在郭友梅及其傳人郭啟薰的教導下,他很快習得傳統彩繪的真傳,並漸漸發展出自己的風格。昭和5年(1930),他曾在彰化開過裱畫店,在此前後,他也在彰化、臺中、南投、雲林一帶的祠堂與大宅中創作,他的創作通常是在板壁上,尺幅大,並且色彩濃厚鮮豔、重視光影的變化,成為自己獨特的風格。

永定厝李應昧古厝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雲淡風輕星稀月朗,花香鳥語水秀山明」,看到大門上這樣詩情畫意的對聯,就讓人對這幢格局七開間的三合院有更多美好的想像。這是二崙永定厝李應昧的家,他是二崙鄉的第二大地主,在日治與戰後初期富甲一方。由於他的富貴,他決定在昭和辛未年(1931)年新建他的宅邸。他的宅邸大隱隱於市,躲在往來西螺與二崙、崙背等地的154號縣道旁邊。

惠來厝張廖隆興堂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張廖隆興堂位在二崙鄉的惠來厝,是村落裡最闊氣、裝飾最為華麗的大宅。隆興堂的建造者是廖裕火先生,他曾擔任過保正一職,並曾幫忙建設當地水利。每當有資金的時候,他便購買土地,讓佃農來耕作,藉此收取租金,如此反覆循環,積攢了大量財富。他在昭和12年(1937)改築了自己的舊居,成為現在的格局與樣貌。

十八張犁廖家古厝綿盛堂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犁為計算田畝大小的單位,1犁為5甲,18張犁便是90甲。90甲若都是水田,又是同一家族所有,此家族必定富貴,富貴之家大抵都會把自己的宅邸蓋得闊氣、裝飾得華麗一些。十八張犁的廖家綿盛堂就是這樣的代表,日本時代,雲林各地的農田隨著堤防的整建以及農耕技術的提升,收益越發好起來,因此,許多家族開始興築大宅,這個現象在詔安客分布的地方特別明顯。

崙背水汴頭迎暗境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水汴頭迎暗境是雲林詔安客家聚落重要的節慶之一,每年於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夜晚舉行。 祭典由來為早期詔安客庄先民拓墾之初,為防範番民、盜匪侵擾,常在村庄的邊界搭建隘丁 寮,並設有隘首和隘丁負責守為村莊安危。水汴頭聚落由於丁口稀少,當遇有威脅進犯時, 隘丁們就會手持數支火把藉以壯大燈火場面,隨著時代變遷,舉火把巡更漸失去防禦功用, 演變成請神遶境「迎暗景」的習俗,至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

雲林文獻 第五十六輯

條目撰寫者 鍾芷羚

「雲林文獻 第五十六輯」係由劉銓芝策畫,陳益源主編,雲林縣政府發行,收錄研究論文、文資概況與雲林文史研究。研究論文有四篇,分別為潘是輝<「雲林縣采訪冊」之研究──成書背景、版本、作者與文字差異>;陳羿君<「做客事」──雲林詔安客區域中「做功德」儀式專家之源流探究>;陳正雄<雲林布袋戲「豬八戒娶親」的編演探討──以黃海岱、李國安藝師的演出文本為例>;黃儒柏<雲林縣鹿場課圳修築沿革史>。

雲林縣詔安客家聚落關帝廟楹聯初探

條目撰寫者 鍾芷羚
<雲林縣詔安客家聚落關帝廟楹聯初探>由鍾秉諺所寫,收錄於「雲林文獻 第五十五輯」研究論文類別。關帝為詔安客聚落主要神明信仰之一,撰文者希望以調查崙背鄉、二崙鄉的六座關帝廟共六十六副楹聯進行初步調查研究以保存地方文化資產。藉此了解楹聯的類型、內容選擇背景還有楹聯對於民眾的作用,如祈求神威顯赫、祈求道德教化、祈求庇護地方、祈求護國祐民等功用,更加了解詔安客家聚落的關帝信仰。

「做客事」──雲林詔安客區域中「做功德」儀式專家之源流探究

條目撰寫者 鍾芷羚
雲林縣的詔安客乃指祖先原為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之客家人,由於特徵不明顯,以前被認為是「福佬客」,意指他們已喪失客家的特色,但事實上詔安客仍保留著自己的文化傳統。陳逸君撰寫的「做客事」一文即在探討原本被認成「福佬客」的詔安客如何利用生命禮俗中的「做客事」來維繫詔族群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