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麥寮海豐砲台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麥寮海豐砲台

在麥寮街以西,約莫6公里處,是現今新虎尾溪的出海口。古代除有街道市集之外,還有水深4公尺的港灣,稱為海豐港。距離出海口2公里處,有一數百公尺寬、6公里長的流沙島,稱為海豐島。清初,康熙23年(1684),清朝剛平定台灣戰事不久,安平水師設指揮部於鹿港,並在海豐港駐屯兵設汎防,可見海豐港之重要性。清廷亦在港區設文武口,專司進出口驗船、盤貨、放行、徵納船鈔等事務。

當年的海豐街,商賈雲集、貿易狀況繁榮,此一盛況維持到乾隆5年(1742)6月逐有反轉。雲林地區連續遭遇4、5天的大暴雨,新虎尾溪洪水成災,沖毀了海豐街,當地居民紛紛遷移至麥寮街,經營一甲子的海豐街因而沒落,消失在歷史的舞台上。

乾隆53年(1790),福康安率兵來台,平定天地會林爽文叛亂。之後清廷更加重視台灣防務,海豐港的地位亦加提升,遂在隔年加設海豐砲台以鞏固海防。殊不知5年後,雲林又遇大暴風雨進襲,新虎尾溪再次潰堤,並氾濫布嶼、海豐兩堡,海豐街道再次全數沖毀,港口也因此被流土砂石沖刷淤塞,喪失海運港口功能,海豐砲台也因而遭到廢止。在靠近港口舊址之處,目前列了一開山媽祖之石碑,以茲紀念。


摘要
<p>在麥寮街以西,約莫6公里處,是現今新虎尾溪的出海口。古代除有街道市集之外,還有水深4公尺的港灣,稱為海豐港。距離出海口2公里處,有一數百公尺寬、6公里長的流沙島,稱為海豐島。清初,康熙23年(1684),清朝剛平定台灣戰事不久,安平水師設指揮部於鹿港,並在海豐港駐屯兵設汎防,可見海豐港之重要性。清廷亦在港區設文武口,專司進出口驗船、盤貨、放行、徵納船鈔等事務。</p><p>當年的海豐街,商賈雲集、貿易狀況繁榮,此一盛況維持到乾隆5年(1742)6月逐有反轉。雲林地區連續遭遇4、5天的大暴雨,新虎尾溪洪水成災,沖毀了海豐街,當地居民紛紛遷移至麥寮街,經營一甲子的海豐街因而沒落,消失在歷史的舞台上。</p><p>乾隆53年(1790),福康安率兵來台,平定天地會林爽文叛亂。之後清廷更加重視台灣防務,海豐港的地位亦加提升,遂在隔年加設海豐砲台以鞏固海防。殊不知5年後,雲林又遇大暴風雨進襲,新虎尾溪再次潰堤,並氾濫布嶼、海豐兩堡,海豐街道再次全數沖毀,港口也因此被流土砂石沖刷淤塞,喪失海運港口功能,海豐砲台也因而遭到廢止。在靠近港口舊址之處,目前列了一開山媽祖之石碑,以茲紀念。</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