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斗六溝壩國小戰俘營紀念碑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斗六溝壩國小戰俘營紀念碑

斗六溝壩國小創立於大正8年(1911年),原為斗六公學校溝子埧分教場,大正11年(1922年)始獨立為溝子壩公學校。二次大戰末期,溝壩國小曾短暫變為「戰俘營」(當時稱之為俘虜收容所),和台灣其它十多處戰俘營一樣,主要是關押自南洋菲律賓、馬來西亞、緬甸、印尼等地所俘虜的盟軍官兵。

據陳南榮先生訪耆老曾新春先生的說法,1944年時他就讀溝壩國小五年級,學校移來上百名戰俘,為了讓戰俘住,學生只好在校外上課。因為當時物資缺乏,戰俘因饑餓常常偷摘路邊的篦麻種子吃而嚴重腹瀉,有人甚至因而送命,就葬在溝壩公墓中。

為了紀念這一段史事,溝壩國小於2009年6月特別豎立一塊戰俘營紀念碑。揭幕儀式當天,校長徐慶勳先生還邀請了台灣戰俘營協會會長何麥克先生及美國的二次大戰老兵及該會各國會員共15人一起參與,紀念碑碑文如下:

「1944-1945 TO THE MEMORY OF ALL THE MEN

WHO WERE INTERNED BY THE JAPANESE DURING WWⅡ

IN THE TOROKU PRISONER OF WAR CAMP

FORMERLY LOCATED ON THIS SITE

“WE WILL REMEMBER THEM”」

摘要
<p>斗六溝壩國小創立於大正8年(1911年),原為斗六公學校溝子埧分教場,大正11年(1922年)始獨立為溝子壩公學校。二次大戰末期,溝壩國小曾短暫變為「戰俘營」(當時稱之為俘虜收容所),和台灣其它十多處戰俘營一樣,主要是關押自南洋菲律賓、馬來西亞、緬甸、印尼等地所俘虜的盟軍官兵。</p><p>據陳南榮先生訪耆老曾新春先生的說法,1944年時他就讀溝壩國小五年級,學校移來上百名戰俘,為了讓戰俘住,學生只好在校外上課。因為當時物資缺乏,戰俘因饑餓常常偷摘路邊的篦麻種子吃而嚴重腹瀉,有人甚至因而送命,就葬在溝壩公墓中。</p><p>為了紀念這一段史事,溝壩國小於2009年6月特別豎立一塊戰俘營紀念碑。揭幕儀式當天,校長徐慶勳先生還邀請了台灣戰俘營協會會長何麥克先生及美國的二次大戰老兵及該會各國會員共15人一起參與,紀念碑碑文如下:</p><p>「1944-1945 TO THE MEMORY OF ALL THE MEN</p><p>WHO WERE INTERNED BY THE JAPANESE DURING WWⅡ</p><p>IN THE TOROKU PRISONER OF WAR CAMP</p><p>FORMERLY LOCATED ON THIS SITE</p><p>&ldquo;WE WILL REMEMBER THEM&rdquo;」</p>
媒體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