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姚盆取蔗種

條目撰寫者 施朝祥
姚盆取蔗種
日治時代臺灣種植甘蔗的耕地,由於被製糖會社財團掌控,壟斷臺灣糖業,臺灣蔗農或受雇於糖廠成為農工,或者被迫與會社簽定嚴苛的供貨合約,蔗農受到製糖會社壓榨與剝削,從當時流傳俗語:「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磅」,傳神的表達了蔗農的辛酸與無奈。
二次大戰結束,國民政府接收臺灣,沒收日本在臺所有公私產業,做為日後戰爭賠償之用。當時政府成立臺灣糖業有限公司(簡稱「臺糖」),接收日本人在臺所有製糖業會社,臺糖因此擁有蔗田面積12萬公頃。臺糖營運最高峰時,年產量達一百萬噸,佔臺灣出口外匯的79%,成為支撐臺灣經濟的重要產業。臺糖的光輝是芸芸農民辛苦的汗水所換來的。
照片中的人物是蔗農廖姚盆,正在削蔗頭,甘蔗的種植皆利用其莖上帶有芽者切成片段的蔗苗。蔗苗取自蔗莖貢部最嫩而含糖份最少一段者叫做梢頭苗,取自梢頭以蔗莖者叫做全莖苗,蔗苗上的芽發育後即成為幼蔗。現在由於人工太貴,都是整枝放入回壟中,直接覆土不在用人工取種!
摘要
日治時代臺灣種植甘蔗的耕地,由於被製糖會社財團掌控,壟斷臺灣糖業,臺灣蔗農或受雇於糖廠成為農工,或者被迫與會社簽定嚴苛的供貨合約,蔗農受到製糖會社壓榨與剝削,從當時流傳俗語:「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磅」,傳神的表達了蔗農的辛酸與無奈。<br>二次大戰結束,國民政府接收臺灣,沒收日本在臺所有公私產業,做為日後戰爭賠償之用。當時政府成立臺灣糖業有限公司(簡稱「臺糖」),接收日本人在臺所有製糖業會社,臺糖因此擁有蔗田面積12萬公頃。臺糖營運最高峰時,年產量達一百萬噸,佔臺灣出口外匯的79%,成為支撐臺灣經濟的重要產業。臺糖的光輝是芸芸農民辛苦的汗水所換來的。<br>照片中的人物是蔗農廖姚盆,正在削蔗頭,甘蔗的種植皆利用其莖上帶有芽者切成片段的蔗苗。蔗苗取自蔗莖貢部最嫩而含糖份最少一段者叫做梢頭苗,取自梢頭以蔗莖者叫做全莖苗,蔗苗上的芽發育後即成為幼蔗。現在由於人工太貴,都是整枝放入回壟中,直接覆土不在用人工取種!<br>
媒體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