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六房媽

六房媽過爐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台灣有些宗教祭祀的神明屬於「有神無廟」,而其中最負盛名應屬2018年獲文化部登錄為國家重要民俗的六房媽過爐。「六房媽過爐」祭典的時間為每年農曆4月之際,是雲林縣重要宗教活動。之所以為「過爐」,據說是因為六房媽堅決不讓人家建廟,透過每年值年爐主以及過爐祭典儀式,看顧爐下信眾,凝聚各房股信眾的向心力。

六房媽過爐消失的房股與莊頭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六房媽」顧名思義應有「六房」,但如今僅剩「五房」,得從田野訪查和相關家族譜牒,以及當今尚有在祭祀「六房媽」的聚落來研究。根據「臺南州祠廟名鑑」和虎尾鎮下過溪仔「聖母宮」等的相關記載,都提到第二房「海豐崙股」,也就是當今斗六市八德里周邊的村落如湖山、梅林、八德、埤頭等。這些地方居住許多林氏族裔的宗親,村中較年長者猶記得相當清楚,在他們父母親的那一輩是被整個退掉房股。

六房媽由來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六房媽是雲林縣境內跨越多鄉鎮,沒有固定廟宇祭祀的神祇,原先僅只屬於「林姓族裔」的「祖宗神」,後來成為「區域守護神」。早期的文獻幾乎沒有六房媽的記載,一直要到日治時期相良吉哉所纂輯的「臺南州祠廟名鑑」,有關記載〈神明會〉的部分,才在「虎尾郡之部」和「斗六郡之部」當中寫到六房媽。

北港金聲順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金聲順開路鼓陣據傳創立於清同治5年(1866)。依照臺灣媽祖信仰傳統習俗,凡媽祖廟會舉行巡境時,媽祖鑾駕最前面必有鑼鼓陣作為前導的樂隊,即利用鑼鼓喧天的樂音傳達媽祖聖駕即將到來的訊息,並提醒路關上的民眾迴避讓路,同時也要沿途店家擺置香案迎接膜拜。這支前導的鑼鼓陣樂隊,民間通稱叫「開路大鼓」或「開路鼓」,簡言之就是專為媽祖聖駕前導開路的鑼鼓樂隊。

六房媽欽賜祀典執事牌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雲林縣境內的六房媽,早年僅只是由六房林姓子孫輪流奉祀,非「林姓族裔」的徐德新怎會在光緒15年(1889)敬贈「欽賜祀典」、「六房天上聖母」執事牌給予「六房媽」呢?深入探究其原委,光緒13年(1887)臺灣設省後,奉派來臺清查田畝的劉銘傳開始丈量全臺灣所有的土地,作為課稅的基準,卻查出許多為臺灣世家大族仕紳擁有的「隱田」。光緒14年(1888)秋季施九緞起兵倡亂,攻陷彰化縣城,殺害知縣。

虎尾安溪寮中軍班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每年農曆4月,春耕過後,也是臺灣民間多數神祇誕辰、過爐祭典最多的時候。其中在雲林縣境內有許多沒有固定廟宇,而是每年在固定時段以卜盃選拔值年爐主,採取輪流奉祀的神祇。像是「過溪仔四莊清水祖師過爐」,或是虎尾與土庫鎮境內的「四股清水祖師過爐」等。不過最負盛名則是五股開臺國聖公過爐和六房媽過爐兩項過爐祭典儀式。

日治時代虎尾地區宗教信仰初探

條目撰寫者 鍾芷羚
「日治時代虎尾地宗教信仰初探」由黃文榮撰寫,日治時期日本人在台灣殖民使新的宗教信仰在此生根發展,日式宗教、基督教信仰與原有民間信仰建構出了虎尾當地的信仰面貌,作者藉由史料整理當時的廟宇與信仰系統,來說明日治時期虎尾地區的信仰面貌。此外,作者也提到為何日人在台灣大肆興建神社並傳教,但在戰後卻少有人信仰日式宗教的原因。

雲林六房天上聖母信仰與鸞堂關係之研究

條目撰寫者 鍾芷羚
<雲林六房天上聖母信仰與鸞堂關係之研究>撰文者張靖委以六房天上聖母(六房媽)作為研究對象來探討六房媽與鸞堂之間的關係,而神祇事蹟在六房媽信仰及鸞堂中又是如何產生的,以及其作用與意涵。作者首先介紹六房媽信仰以及鸞堂。六房媽的信仰是以六房媽正駕神像為核心,今日仍維持著爐主供奉六房媽正駕神像的形式,於五股逐年輪流供奉。其中,六房媽的祭儀之中最主要的就是「過爐」和其一系列活動。

六房媽與土庫順天宮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昭和15年(1940)臺灣總督府下令各州廳轄下的郡市及各街庄役場必須執行「諸佛升天」的運動,將所有轄境內道教祠廟加以拆除,或神佛燒毀,建築轉為他用。當時六房媽過爐值年五間厝股的二重溝爐主林侯祥,為避免六房媽神尊在斗六郡斗南街境內遭到毀壞,遂連夜聯繫保正林昭頂,與虎尾郡土庫街過港聚落的劉營、林石松以小神轎密送六房媽姑婆金尊,利用夜間取道二重溝溪底小徑,並在土庫街竹腳寮一帶上岸。

雲林文獻 第五十七輯

條目撰寫者 鍾芷羚
「雲林文獻 第五十七輯」係由林源泉策畫,陳益源主編,雲林縣政府發行。「雲林文獻」收錄雲林縣的文化資產、史地沿革、民俗信仰、產業發展、文學意識、傳統藝術等各種地方史料,提供撰寫鄉土教材,並逐漸形塑出縣民的「雲林意識」。本期內容分成三部分,一為研究論文,二為文資概況,三為雲林文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