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天后宮

臺西鄉五條港安西府張李莫府千歲信仰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清乾隆60年(1795)3月10日晚,海上漁民見五條港外海的海豐島閃爍靈光,待退潮後僅見一艘擱淺竹筏載著香爐與香火神位,上書「張李莫千歲」。當時漁民視為神蹟,遂興建草寮加以供奉。嘉慶11年(1806)在地信眾與行郊集資,倡議於五條港境內建廟,這就是臺西鄉五條港信仰中心「安西府」的由來。

斗南元帥爺廟紀念碑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斗南鎮石龜里石龜溪聚落內,其主要信仰中心除了鸞堂信仰的「感化堂」,奉祀媽祖的「天后宮」外,尚有另一座名為「元帥爺廟」者。「元帥爺廟」主祀神為「中壇元帥」,當地人士則以「元帥老爺」稱之。廟內記念碑記內文記載〈緒言〉、〈感化堂建立端緒並合祀緣由〉,和當時興修人物名諱,與工資明細等四部分。

石龜溪天后宮舊貌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石龜溪天后宮」位在斗南鎮石龜里,是石龜溪周邊多個聚落信仰中心,廟內記載有關此座祠廟興建的沿革歷史,最早留存至今的記錄是大正4年(1915)廟宇修建完竣後所立。據廟內紀念碑刊刻內容,天后宮在乾隆35年(1770)創建,歷經多次興修,但因年代湮遠次數難以詳察。廟方刊物則記載道光元年(1821)曾再度鳩集眾人勸募,改建成土埆磚祠廟,採單殿體翹脊燕尾式樣。

雷雨止鬥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咸豐2年(1852)農曆3月23日,媽祖誕辰,台南府城依舊俗提早迎北港媽祖來郡城大天后宮供奉,並和郡城各寺廟神輿巡歷城市內外,當時焚香迎送信徒常拖邐一、二里,有萬人之多。

水仙宮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水仙宮,位於嘉義縣新港鄉南港村 58 號,緊臨北港溪畔,廟身為三進四殿兩護龍,正身面寬三開間。水仙宮創建於乾隆 4 年(1739),主祀水仙尊王,禹帝,道光 28 年 (1848)增建後殿,祀關聖帝君。民國 45 年時,原笨港天后宮的汀州媽天上聖母,也歸入水仙宮合祀,故一時間水仙宮集古笨港之水仙宮、協天宮、汀州媽天后宮三廟合一。直至民國 91 年汀州媽在水仙宮旁購地自建天后宮 才分出。

莿桐鄉埔尾村油車天后宮媽祖廟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莿桐鄉埔尾村對當地年紀長於80歲以上者,多數會將之稱為「油車莊」或「埔尾油車仔」,屬埔尾村。不過村內埔尾仔、油車兩聚落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實屬不同聚落,不能混為一談。油車莊的信仰中心為主祀天上聖母的天后宮。這座宮廟在《雲林縣采訪冊》或《臺南州祠廟名鑑》等文獻都未見記載,可見建廟時間不會太久。

虎尾通濟圳與楊本縣敗地理傳說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大崙腳砂丘西南方在乾隆中業已是一條非常興盛的市街,此可見於清道光年間由時任彰化縣令周璽所主纂的「彰化縣志」「大崙腳渡」、「大崙腳街」之記載。但為何當時信仰中心「池府王爺」廟會從當今德興路、德新街ㄧ帶遷徙到現址,虎尾耆老則會說與「楊本縣敗地理」有關。據傳清朝彰化縣令楊桂森會堪輿之術,當時清帝要他來臺灣排風水寶地,他卻將「排地理」誤聽成「敗地理」。

虎尾天后宮舊廟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許多人看到「天后」兩字,或「天后宮」總會誤以為祭祀的是「林默娘」,但虎尾天后宮源自於臺南市山上區天后宮,主祀「玉二聖母」。簡單來說,虎尾天后宮並非多數人所認知的「林默娘」信仰,而是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五都天后宮二媽的信仰。這也是為何玉二聖母的聖誕是在農曆8月15日,與一般所熟知媽祖聖誕不同。 據廟方沿革記載,臺南山上區人林料安在臺中從事水電,向李清標租房寄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