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照片

嘉南大圳濁幹線制水閘門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嘉南大圳濁幹線的圳水引自濁水溪,但因濁水溪含沙量相當高,為了避免圳渠日積月累後,遭到嚴重淤積,工程師八田與一遂決定在現今雲林縣林內鄉設立三個水門來取水。此三座水門分別是第一水門、第二水門和中圍仔第三水門。

透過水門制水閘的啟閉和導水路、跌水工等,將濁水溪水引入圳渠當中,半途經過匯聚沉澱,最終才再導入濁幹線。

嘉南大圳水利灌溉系統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嘉南大圳可說是近代臺灣最為重大的水利建設計劃,也和臺灣總督府設定「工業日本,農業臺灣」的政策有關。最初在大正6年(1917)由臺灣總督府土木部工程技師八田與一提出「官佃溪埤圳計畫」。嗣後於大正9年(1920)9月以該區域涵蓋當時嘉義廳、臺南廳轄下之故,故命名為「嘉南大圳」。嘉南大圳灌溉渠道主要分為幹線、支線和分線三種,總長度約1,410公里。

嘉南大圳濁幹線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臺灣在大正6年(1917)的時候,由當時台灣總督府土木技師八田與一提出「官佃溪埤圳計畫」,大正9年(1920)因所涵蓋當時嘉義廳、臺南廳轄境,故將此水利建設命名為「嘉南大圳」,可說是日治時期影響臺灣相當重要的水利系統。

烏魚子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烏魚子,顧名思義,乃是指烏魚的魚卵。漁民從海中撈捕烏魚(烏鯔)的雌體,然後經過一連串的加工製作後,才成為人們所熟知的「烏魚仔」。關於烏魚的捕撈,在漢人移墾臺灣的歷史和漁業發展,具有相當緊密的關聯性。從清領時期文獻所記載,不難發現俗稱「正頭烏」,便是指稱冬至之前,遠從北半球較寒冷海域游經臺灣海峽,欲前往南方溫暖海域產卵的成魚,最遠到達今日恆春半島的墾丁周邊。

烏魚產業與漢人渡臺拓墾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烏魚屬於鯔科、鯔屬、鯔魚種,正式中文學名為鯔魚,至於臺灣民間俗稱「烏魚」。烏魚屬於洄游性魚類,伴隨著季節性洋流,在秋冬季左右,從北方較寒冷的海域游經臺灣海峽。早年居住臺灣西部沿海的漁民,又將烏魚稱為「信魚」,因為牠們時間一到,就會出現在海面上,是群「守信」的魚。烏魚生存環境廣泛,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的鹹淡水域。

土庫鳳山寺威武神烈匾額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位在土庫鎮中山路上有間歷史悠久名為「鳳山寺」的老廟,主祀神為「廣澤尊王」。根據成大歷史系陳梅卿教授研究專書「說聖王‧道信仰」該書的調查,「鳳山寺」廣澤尊王廟興建於明崇楨8年(1635),且與土庫、虎尾四周來自原鄉福建省泉州府人士多所關聯,並與南安縣詩山鎮的「鳳山寺」有極深的淵源。民國99年鳳山寺的廟體尚未遭到敲除改建之前,正殿神房的上方楹樑懸掛一方題有「威武神烈」的匾額。

許哲彥 古蹟管理研習營結業證書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內政部於民國72年完成第一批「台閩地區第一級古蹟」審查,審查標的與內容以古蹟建築的調查為主,並未針對文化景觀,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等類型的範疇做規範及規劃。直至民國76年,井慶升出版「清式大木作操作工藝」一書,可說是第一本清代大木作操作工藝的記錄,對於古蹟或歷史建築的施做方式、程序與步驟等有一詳細的介紹與討論,因而該書有如修繕古蹟的工程應用參考資料。

許哲彥作品 交趾陶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交趾陶,屬於低溫的多彩陶,相傳源自於漢朝的綠釉,跟唐三彩也有一些關連性及相似性在。依據部分的文獻紀載,在清朝末年時,中國南方即有一些廟宇有交趾陶的裝飾。而根據施翠峰教授的調查顯示,原來在日本明治時期,日本學者發現,所謂來自中南半島的交趾燒,其源自於廣東窯,因此廣東窯又稱為交趾燒。而在傳說嘉義地區的藝師葉王跟隨廣東窯工匠學習燒陶之後,因此便將嘉義地區燒製的「廟尪仔」,通稱「交趾陶」了。

許哲彥師傅的剪黏示範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工藝師許哲彥表示,剪黏的過程繁雜,又有分直接在屋頂上作業的,或者事前裁剪準備好才上屋頂施工的,但大致可區分為以下步驟:打稿,必須把要製作的形體勾畫出來,接著用摺線技巧將鐵線塑出基本形狀,成為作品的骨架。緊接著將水泥、砂石、麻絨等均勻攪和,填入骨架之中以製作粗胚。然後將陶瓷的碗片剪成適合的形狀,並且最後將修剪好的碗片,沾附水泥,黏貼上去而成。

剪黏器具及材料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剪黏,又有立體的馬賽克之稱,屬於中國南方特有的傳統鑲嵌藝術。早期的剪黏是利用破碎的瓷片或碗片,把材料修剪成需要的形狀,然後一一的黏貼在塑造好的形體上面。主要是裝飾在建築上的工藝,初始起源已很難考據,主要在福建的漳州、潮州一帶,清朝時就已採用剪黏裝飾寺廟,並在清代中葉隨移民傳入台灣,大約已有170幾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