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照片

西螺太元寺六極拱北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根據大正4年(1915)嘉義廳出版的「社寺廟宇ニ関スル取調書」傳說記載,現在的西螺東市場南邊原本是一大片池塘,池底沒有美人魚,也不會出現給你金斧、銀斧的美麗女神,有的是專門抓交替的水鬼。因為恐懼水鬼,所以人們便在池邊建立了仁和街太元寺,希望仰仗觀音佛祖的慈悲願力超渡這些鬼魂。太元寺觀音廟的建立年代有同治12年(1873)、同治13年(1874)…等幾種不同的說法。

西螺廣福宮英靈保赤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同治元年(1862)5月1日,南台灣的夜晚,月與燈依舊,人們早早就寢休息,沒有人察覺東南方的地底下已悄悄的發生變化,亥時一到,地牛翻身,一陣地動天搖,星月無光,鬼哭人嚎。茅港尾詩人黃清淵回憶地震當晚的情形:「始聞之,恍若遠雷。繼則翻江作浪,坤輿箕播,樹末一拂,幾與地齊;屋宇一傾,如同山倒。瞬息萬聲怒號…其死亡之慘,未若此時之慘;而埋葬之奇,亦未有此時之奇。」

古坑崁頭厝圳堰堤新設紀念碑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民國104年(2015)11月,山本厚修夫婦帶著瀧野千枝子託付的資訊和老照片,來到古坑鄉公所,透過公所農經課課長孫旺田,先是拜會鄉長黃意玲,再前往雲林農田水利會,拜會林文瑞會長,為的是讓崁頭厝圳的紀念碑能夠重見天日。在農田水利會和鄉公所的協助下,此行雖然未能找到最初在大正10年(1921)所立石碑文,但至少找到在昭和8年(1933)的「崁頭厝圳堰堤新設紀念碑」。

古坑崁頭厝圳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崁頭厝圳最初的記載見諸於文獻,是清光緒20年(1894)由倪贊元主纂「雲林縣采訪冊」。書中「打猫東頂堡」「水利篇」寫道,崁頭厝圳在縣南十五里。從大湖口引大湖口溪之水,流出崁頭厝洋,灌田八十餘甲。然而,崁頭厝聚落的開發,根據「清莊聯會銜碑」所載,應在清乾隆年間便已經有漢人先民渡海拓墾。

古坑崁頭厝圳堰堤受害修復紀念碑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有關日治時期崁頭厝圳的事蹟雖多,但許多仍是口耳相傳。附近耆老就指出說,「崁頭厝圳」在其阿祖的年代便已經存在,那時台灣尚未割讓給日本。當時受訪的八十多歲阿伯等人說道,目前所見的崁頭厝圳是在其父執輩那一代,約略在日治時期所興建,據聞曾有一座更大的紀念碑,但一直沒見過。

古坑崁頭厝斷裂殘碑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此面昭和年間的「崁頭厝圳堰堤新設紀念碑」豎立在雲林縣古坑鄉光華村崁頭厝光華橋下方,大湖口溪河床旁,目前卻已是斷裂殘碑。事實上,最初是筆者在民國88年(1999)進行雲林縣水利埤圳調查時,無意間在當地耆老的引領下所發現。然而據當年受訪的耆老表示,最早時候還有一面更大的石碑,不過目前已不知去向。照片中的這一塊紀念碑已斷裂,並且有部分深埋土裡,僅露出「崁頭厝」三個大字模樣的崁頭厝圳紀念碑。

西螺廣福宮蔚藍天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天災流行,歲所時有。現在我們可以透過氣象科技來預測未來的天候變化並擬定因應策略,過去的農業社會若遇水旱之災,便只能眼巴巴望著天空,向神靈祈晴禱雨。滿天神佛,最受官民倚賴的神明是城隍爺和媽祖婆。嘉義城隍廟和北港朝天宮即懸有祈雨雨下,光緒皇帝御賜的「臺洋顯佑」、「慈雲灑潤」匾額。西螺廣福宮所藏的鎮宮之寶「蔚藍天」則是人民百姓向老大媽求「晴」所敬獻的匾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