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口湖鄉

台灣鯛與口湖生產合作社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台灣鯛,前身稱呼為吳郭魚,是一種起源於吳振輝、郭啟彰等人,於民國35年從新加坡引進莫三比克品種養殖。原先經濟價值不高,經台灣水產技術不斷改良後,成為全台養殖量最大的魚種,產值超過10倍。因其為慈鯛科,在2002年由台灣鯛協會與農委會漁業署命名為台灣鯛。

鯛魚王子王益豐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王益豐,現為雲林縣口湖漁類生產合作社總經理,其整個合作社所生產的台灣鯛養殖面積、產量及外銷量等皆為全台第一。此外,王益豐不僅將鯛魚片賣到各國,還把原本廉價的魚鱗,研發變身成膠原蛋白及眼角膜,更研發成魚眼玻尿酸、鯛魚翅及魚皮革等,創造逾12億元的年產值,因而獲得鯛魚王子的稱號。

口湖塭港堆燈塔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雲林口湖鄉外海的「外傘頂洲」,自古因受北港溪、濁水溪等輸砂堆積和洋流作用,在清末時已在虎尾溪出海口南邊形成相當廣衾的離岸沙洲。「外傘頂洲」本意指外海堆積而成的沙汕,亦即指「外汕頂洲」。直到20世紀初臺西外海沙洲才受到地方政府的關注。

口湖外傘頂洲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雲林縣外海最西側,臺灣海峽上的離岸沙洲,自清領臺灣初期,首見文獻者為濁水溪出海口的「海豐島」。然而許多研究者卻總將「海豐島」和「外傘頂洲」兩者混淆。外傘頂洲一詞最早見諸於總督府明治31年(1898)「明治版臺灣堡圖」,當時極北為「統汕洲」,極南為尖山堡新港莊「外傘頂洲」。「外傘頂洲」實乃指外海的沙汕,亦即指「外汕頂洲」之意涵。

鄭豐喜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鄭豐喜,雲林縣口湖鄉後厝村人,民國33年生,自幼患有先天性兩腳萎縮症,兩腳無法站立只能爬行。鄭豐喜出生的環境極為困苦,他曾在《汪洋中的破船》一書裡自述:「全村只有一百戶,除了兩戶開小店的,四戶當乞丐的外,其餘都是耕田的,因為我們鄭家歷代務農,識字的人很少。」這也導致他的母親在生下他的那一刻,因遭受打擊太大而要求助產婆將其弄死,只因為怕其一生因身體殘缺而受苦受難。

海豐島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台灣,因位處於板塊擠壓的地帶上,高山每年成長,但除了高度上的增長以外,國土面積也隨時都在變動,海豐島就是這些變異的最佳見證者。海豐島,位在雲林縣境內西南側的海岸外,約在台西、四湖、口湖一帶,長約15.19公里屬於與陸地大致平行之障島沙洲。早在清康熙年間,台灣的府志、縣志有文字記載始,海豐島就曾被記述,甚至在日治時期,有佐佐木將軍因國防需求的勘察,進而將之稱為佐佐木島的事蹟。

蔦松國小與邱水謨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蔦松國小,水林鄉松中村蔦松路213號,面積達2.1262公頃,學區包括水林鄉松中村、松西村和松北村,為雲林百年國校。該校創立於大正8年(1919)4月1日,原為「北港公學校頂蔦松分校」,設立之初曾借用「三角埔庄民公塾堂」空間上課, 大正10年(1921)獨立為「蔦松公學校」並遷至現址。 昭和16年(1941),台灣總督府頒布「國民教育令」,改稱「蔦松國民學校」。

口湖水災奏摺資料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在早期清宮檔案中,有關乎台灣的資料非常地少;因此也更加地凸顯出,針對口湖地區水災所保存奏摺資料的彌足珍貴。目前所建檔中較早的水災記事,紀錄當時官方對於這一特大水災的處理經過,其史料價值豐富。

(一)台灣鎮武攀鳳臺灣道熊一本會奏台灣猝被風災情形摺

口湖牽水藏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口湖牽水狀這一個民俗活動已經流傳174年的歷史,為什麼要每年舉辦這樣的民俗活動呢?牽水狀緣起於清道光25年(1845)的一場大水患,這一年的農曆6月上旬,山洪與海嘯同時爆發,淹沒了當時的虎尾溪至牛挑灣溪口,沿海較低窪的村落。據地方耆老指出,當時水淹範圍較嚴重的地方,包括目前的金湖、台子、蚶仔寮、成龍、新港、下湖口等地方。

口湖順寮宮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下寮仔聚落,人不滿百,北面有道光25年(1845)因大洪水受難之萬人塚,及毗鄰之三姓寮公墓、下寮仔公墓,南面有佔地10公頃之下崙公墓等等;因此下寮仔鬼怪與災難祭祀之事繁多。在這樣的背景下,村中有個傳說,村莊守護神原為二品夫人,但二品夫人法力有限,無法完全降妖伏魔,後來遇到奉玉皇大帝代天巡狩的菁埔夫人,訴諸原委,願意讓出下寮仔香火予菁埔夫人,以求庇護下寮仔聚落人們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