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笨港

林永村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這張照片是在北港文化中心拍攝,照片中人是林永村,雲林縣第15屆文化藝術貢獻獎得主,也是北港地區知名的文史工作者,對於北港地區歷史文化典故如數家珍。不過他最大貢獻是將畢生收藏的26000多件笨港文物捐給雲林縣府,並由雲林縣政府委託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古物研究所盧泰康教授進行調查研究,這對進一步瞭解北港這座當時全國第二大的河港城市有相當重要的貢獻。

茂林行、五郊先生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據康熙 56 年(1717)諸羅縣志所載「笨港……商船輳集,載五穀貨物。」,便可知笨港商貿之盛。康熙 61 年(1722)台海使槎錄「當時台米販運內地,北路米由笨港販運,而笨港並有小港可通鹿耳門內」。可見笨港地理形勢之佳。雍正9年(1733),諸羅縣丞馮盡善,將縣丞署設笨港。乾隆 29 年(1764),重修台灣府志載「笨港街…港分南北中隔一溪,曰南街,曰北街,舟車輻湊,百貨駢集,俗稱小台灣。

莊俊元赴鄉試傳奇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在朝天宮正殿的左右牆石垛上、鐘鼓下,各刻有一幅進士莊俊元的書法。莊俊元,福建泉州府晉江縣,字印潭,號損翁,署名瓶城居士或四休老人。道光15年(1835)考上進士,出任青海西寧知府。由於勤政愛民,甚受百姓愛戴,不久晉升為道員,尊稱為道台。其為人正直,操守廉潔,與府內意見常相左右,40歲時憤而辭職隱歸,縱情於田園山林間,享年73歲。

漳州陳姓族裔與昭烈宮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北港鎮有間昭烈宮開漳聖王廟,耆老們則慣稱「陳聖王廟」或稱「聖王公廟」,是一座見證陳姓族裔與漳州人拓墾北港地區歷史的宗祠。昭烈宮見於文獻在日治大正8年(1919)所纂錄《臺南州祠廟台帳》,而在昭和8年(1933)相良吉哉纂輯《臺南州祠廟名鑑》宗教團體中,北港郡下神明會部分記載陳聖王會內容,提及祭神為陳聖王、從祀輔義將軍、輔信將軍,會員120人,於乾隆30年(1765)創立,可見該信仰相當早。

南港福德祠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南港福德祠,位於嘉義縣新港鄉南港村,由水仙宮東牌樓進入,順北港溪堤防走約50公尺,有一條小巷寬約3公尺,直行百公尺即達此祠,主要奉祀福德正神,也是古笨港之區域之一。

油車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麻油、花生油是北港特產,單宮口街(中山路)就有四十多家商店在販售,其中終有十多家是真正自產自銷的。

合茂號大火與北港興衰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清末台灣有一府城、二鹿港、三笨港,笨港也叫做北港,是臺灣當時最熱鬧的地方。在光緒20年(1894)農曆9月30日出了大事,讓北港一蹶不振。當日一位50來歲泉州客來北港收帳,因與經營金香燭炮店大行戶「合茂號」老闆有生意往來,就借住在合茂號店中,隔天卻死在床上。楊老闆託人緊急連絡其家人,並在驗屍後將其入殮。他打算把靈柩暫厝郊外,依習俗靈柩抬出時就放大炮,免冤魂留在行內。

北港街堡圖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北港鎮位居北港溪北岸,舊稱「笨港」、「笨港街」、「笨北港街」,明朝天啟以前之北港,亦曾作為整個臺灣的代表名詞。連雅堂臺灣通史載:「顏鄭開臺,率其黨羽,入北港,築寨以居」。北港是雲林縣二十個鄉鎮之名,最早見於文獻者。

笨港歷史發展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笨港,荷文作Poncan或Poonkan,原為笨港溪(今北港溪)出海口一帶的港埠,早在荷據時代即為漁舟,船往來頻繁之地,漢人至此捕魚,與原住民進行交易,常可見於荷人的紀錄之中。傳聞,笨港一帶為全台漢人最先拓墾的地區,明朝天啟元年(1621),顏思齊率領徒眾入墾笨港,在今北港、水林一帶設立十寨。又1638年荷人的出征華武瓏日記記載,當時確實有不少漢人在原住民聚落中活動,但未有漢人聚落或拓墾的存在。

北港鎮地名由來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北港舊稱「笨港」,係為平埔族語「Ponkan」的音譯。「諸羅縣志」記載:「笨港街(商賈輳集,臺屬近海市鎮,此為最大)」; 雲林縣采訪冊又載:「北港街,即笨港,因在港之北,故名北港。東、西、南、北共分八街,烟戶七千餘家。郊行林立,廛市毘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