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福州派

林延樺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林延樺先生出生於1973年(民國62年),父親林佐矜系出北港勤習堂門下,另設「白鶴獅佐衿國術館」,林延樺從小就跟著父親學習糊獅頭、糊獅兄(獅鬼),有了捏塑的基本工。

高中時,林延樺就讀台南後壁高中美工科,專攻陶瓷工藝,畢業之後,在親友的介紹下,拜北港在地的蘇國亮(亮司)為師,學習神像雕刻技法,亮司的技藝傳承自台北大稻埕廬山軒,屬「福州派」系統。

粧佛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粧佛」或作「妝佛」,「粧」指妝點、裝飾工藝,「佛」則泛指儒、釋、道三教的神尊。因此粧佛顧名思義就是裝飾佛神像的工藝。粧佛起源於魏晉南北朝,後來經福建傳入台灣,主分為泉州派、福州派及漳州派。今日在鹿港、雲林、臺南等地仍有少數師傅傳承這項技藝。一般說來,泉州派通常會將神像與座椅分開雕刻,擅長以漆線盤繞突顯服飾紋路立體感。而福州派則是雕刻整塊木材,慣以粉線表達衣服紋路。

陳明洲作品-文衡聖帝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喜讀「春秋」,深受儒家思想的薰陶,以忠事主、以義友朋、以禮立身、以勇建功的價值觀,支配並貫穿關羽卓然於世的生平實踐。因此,關羽雖為武將,卻也是五文昌之一,並被尊稱為「文衡聖帝」,或尊稱為「山西夫子」,抑或尊稱祂為亞聖或亞賢。民間有不少主祭關聖帝君的廟宇,也是宮廟內壁畫、剪黏、彩繪經常會採用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