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西螺農業蔬菜專業區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西螺農業蔬菜專業區

西螺農業蔬菜生產專業區從民國60年代開始就是農業模範示範區,當時謝東閔任職省主席後特別重視農村社區生活與農業生產的改善狀況,發布加速農村建設重要措施、農業發展條例、六年經建計畫、小康計畫等,並大力推動蔬菜生產專區,透過改善地方農業道路、灌溉排水系統以及生產環境,提高農業生產力和農戶所得。

照片是民國76年時西螺農業蔬菜生產區的情況,當時國內外都有不少農業團體或外國政府要員到西螺參觀這種生產模式,包括韓國農業大學參訪團、多明尼加共和國農業參訪團、印尼農業參訪團、菲律賓農業訪問團等,都在當時以西螺為訪問對象,參觀農會蔬菜專業區的生產與運銷制度。

對於西螺農民來說,農業蔬菜生產專區已經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似乎是從種菜種田開始就存在,不過有一些老農民會說,以前的田比較沒那麼完整,不是方方正正的,有時候東一小塊,西一小塊,後來有重劃之後才變得比較好耕作。搭配農地重劃的生產專區提高了農業的生產力,但沒有明顯地提高農民的所得,使得這些因制度而改變的變化,讓農民的記憶缺了一小角。

摘要
<p>西螺農業蔬菜生產專業區從民國60年代開始就是農業模範示範區,當時謝東閔任職省主席後特別重視農村社區生活與農業生產的改善狀況,發布加速農村建設重要措施、農業發展條例、六年經建計畫、小康計畫等,並大力推動蔬菜生產專區,透過改善地方農業道路、灌溉排水系統以及生產環境,提高農業生產力和農戶所得。</p><p>照片是民國76年時西螺農業蔬菜生產區的情況,當時國內外都有不少農業團體或外國政府要員到西螺參觀這種生產模式,包括韓國農業大學參訪團、多明尼加共和國農業參訪團、印尼農業參訪團、菲律賓農業訪問團等,都在當時以西螺為訪問對象,參觀農會蔬菜專業區的生產與運銷制度。</p><p>對於西螺農民來說,農業蔬菜生產專區已經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似乎是從種菜種田開始就存在,不過有一些老農民會說,以前的田比較沒那麼完整,不是方方正正的,有時候東一小塊,西一小塊,後來有重劃之後才變得比較好耕作。搭配農地重劃的生產專區提高了農業的生產力,但沒有明顯地提高農民的所得,使得這些因制度而改變的變化,讓農民的記憶缺了一小角。</p>
是否開放
免費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