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元長西庄番仔井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元長西庄番仔井
元長鄉西庄有一口歷史悠久的古井,在地俗稱番仔井或紅毛井,相傳為荷蘭統治時期所鑿。番仔井的井壁為十角形,以尺磚堆疊而成,這樣的工法使得井壁易滲水而不滲砂,且不易塌陷。番仔井在自來水設施普及以前,是庄民飲水、洗衣、畜養牲口用水的主要來源,是維繫鄉民記憶的重要場景。 民國101年(2012)西庄番仔井獲雲林縣政府登錄為雲林縣歷史建築,並於同年完成主體修復、新砌井身及周邊鋪面改善。登錄的理由除了「...歷史性之紅磚造,為地方開發之具體證物。」之外,還有提及「社區居民保存意願強烈,可以為日後社區體驗活動的解說地點」。可見對於本庄鄉民來說,番仔井承載著是所有人重要的共同記憶。因此西庄在地漢詩人吳己同曾撰〈古井〉一詩歌詠西庄番仔井:「井本荷蘭跡尚遺,泉乾不斷養生宜,居民歷代三餐供,劫後重新世共知。」
摘要
元長鄉西庄有一口歷史悠久的古井,在地俗稱番仔井或紅毛井,相傳為荷蘭統治時期所鑿。番仔井的井壁為十角形,以尺磚堆疊而成,這樣的工法使得井壁易滲水而不滲砂,且不易塌陷。番仔井在自來水設施普及以前,是庄民飲水、洗衣、畜養牲口用水的主要來源,是維繫鄉民記憶的重要場景。 民國101年(2012)西庄番仔井獲雲林縣政府登錄為雲林縣歷史建築,並於同年完成主體修復、新砌井身及周邊鋪面改善。登錄的理由除了「...歷史性之紅磚造,為地方開發之具體證物。」之外,還有提及「社區居民保存意願強烈,可以為日後社區體驗活動的解說地點」。可見對於本庄鄉民來說,番仔井承載著是所有人重要的共同記憶。因此西庄在地漢詩人吳己同曾撰〈古井〉一詩歌詠西庄番仔井:「井本荷蘭跡尚遺,泉乾不斷養生宜,居民歷代三餐供,劫後重新世共知。」
是否開放
免費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