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西螺東市場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西螺東市場
最早有關西螺東市場的文獻中首見於道光12年「彰化縣誌」的「市仔頭」,但並沒有確切使用東市場這個名詞。而日治時期的相關資料則指出,西螺最初建街便已預留東市場的位置。從黃武達「日治時期臺灣都市計畫發展地圖集」西螺都市計畫圖的配置可以看得出來。
在「西螺都市計畫圖」的東市場基地上繪有E字型的圖形,若比對現在的東市場,建築格局有些相仿。按照富田芳郎的研究,當時東市場有幾點特色,第一,該地點僅是一片空地,但周圍有高的商店比率,由此推斷東市場應為露天攤販,只有棚架,而非實體店面。第二,E字型平面構造複雜,以木構造建造有困難,且其配置又不像一般傳統建物的一字型或ㄇ字型。因面積不大,營建施工困難,結構不易收尾堅固,且在其他地方也無出現此種造型市場,故推斷較有可能是竹棚架。第三棚架是提供遮陽與避雨,利於顧客行走,造價低廉,有利小攤位配置設攤,屬於機能性建築物。第四、當時延平老街已發展成為定型的東西,縱向市街尚屬空曠,應有向南邊擴充的趨勢。以當時市街發展若和老街連成一體,市場具有就近聯繫與吸納人潮之功能,以開放型攤販市集置於該處最有可能。今日所見的東市場,一般說法是在民國42年西螺大橋完工時剩下的材料所建。
摘要
最早有關西螺東市場的文獻中首見於道光12年「彰化縣誌」的「市仔頭」,但並沒有確切使用東市場這個名詞。而日治時期的相關資料則指出,西螺最初建街便已預留東市場的位置。從黃武達「日治時期臺灣都市計畫發展地圖集」西螺都市計畫圖的配置可以看得出來。<br>在「西螺都市計畫圖」的東市場基地上繪有E字型的圖形,若比對現在的東市場,建築格局有些相仿。按照富田芳郎的研究,當時東市場有幾點特色,第一,該地點僅是一片空地,但周圍有高的商店比率,由此推斷東市場應為露天攤販,只有棚架,而非實體店面。第二,E字型平面構造複雜,以木構造建造有困難,且其配置又不像一般傳統建物的一字型或ㄇ字型。因面積不大,營建施工困難,結構不易收尾堅固,且在其他地方也無出現此種造型市場,故推斷較有可能是竹棚架。第三棚架是提供遮陽與避雨,利於顧客行走,造價低廉,有利小攤位配置設攤,屬於機能性建築物。第四、當時延平老街已發展成為定型的東西,縱向市街尚屬空曠,應有向南邊擴充的趨勢。以當時市街發展若和老街連成一體,市場具有就近聯繫與吸納人潮之功能,以開放型攤販市集置於該處最有可能。今日所見的東市場,一般說法是在民國42年西螺大橋完工時剩下的材料所建。<br>雲
媒體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