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馬光厝順安宮媽祖廟日治時期廟額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馬光厝順安宮媽祖廟日治時期廟額

土庫鎮馬光厝聚落,信仰中心以主祀媽祖的「順安宮」為主。據廟方沿革記載,道光元年(1821),虎尾溪再度洪水氾濫,上游漂來樟木,夜裡常發微光,當地居民甚感神奇,認為乃吉兆,眾人遂商議將該木料雕塑成媽祖金尊,於莊落中興建簡易草寮予以奉祀。大正10年(1921)因建築破敗,遂鳩金改建磚木建築。此後,馬光厝民生安定,咸認乃係神祐,更吸引附近山仔腳、瓦厝兩莊落民眾前來朝拜,至此「三庄媽」稱號就此形成。

「三庄媽」,最初因為瓦厝莊人口聚落較大,是為頭香。然而後來因遭洪氾沖毀聚落,僅存幾戶,遂轉以馬光厝為頭香。昭和10年(1935)再度重修時,更決定將廟宇遷移至現址。至於詳細資金、土地提供者,聚落內耆老多數早已不記得,僅知悉乃張氏族裔人士。相良吉哉《臺南州祠廟名鑑》,則明確記載,「大正10年(1921)籌畫建立廟宇,鳩金經費百餘元,以為祭祀;創立之初,以張友、張萬順等人為首,出面籌備斡旋」。當時,尚且為磚木結構建築。

今日所見順安宮則是民國75年韋恩颱風過後,因嚴重毀壞,再度改建。然而三川殿外楹樑,依舊留存早年昭和10年(1935)重修者,中央「順安宮」三大字,左側為「昭和十年乙亥歲次暮秋月立」。可謂彌補文字史料的缺漏,更見證洪患侵襲的歷史,與聚落廟宇遷徙的關係。

摘要
<p>土庫鎮馬光厝聚落,信仰中心以主祀媽祖的「順安宮」為主。據廟方沿革記載,道光元年(1821),虎尾溪再度洪水氾濫,上游漂來樟木,夜裡常發微光,當地居民甚感神奇,認為乃吉兆,眾人遂商議將該木料雕塑成媽祖金尊,於莊落中興建簡易草寮予以奉祀。大正10年(1921)因建築破敗,遂鳩金改建磚木建築。此後,馬光厝民生安定,咸認乃係神祐,更吸引附近山仔腳、瓦厝兩莊落民眾前來朝拜,至此「三庄媽」稱號就此形成。</p><p>「三庄媽」,最初因為瓦厝莊人口聚落較大,是為頭香。然而後來因遭洪氾沖毀聚落,僅存幾戶,遂轉以馬光厝為頭香。昭和10年(1935)再度重修時,更決定將廟宇遷移至現址。至於詳細資金、土地提供者,聚落內耆老多數早已不記得,僅知悉乃張氏族裔人士。相良吉哉《臺南州祠廟名鑑》,則明確記載,「大正10年(1921)籌畫建立廟宇,鳩金經費百餘元,以為祭祀;創立之初,以張友、張萬順等人為首,出面籌備斡旋」。當時,尚且為磚木結構建築。</p><p>今日所見順安宮則是民國75年韋恩颱風過後,因嚴重毀壞,再度改建。然而三川殿外楹樑,依舊留存早年昭和10年(1935)重修者,中央「順安宮」三大字,左側為「昭和十年乙亥歲次暮秋月立」。可謂彌補文字史料的缺漏,更見證洪患侵襲的歷史,與聚落廟宇遷徙的關係。</p>
媒體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