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口湖下湖口港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口湖下湖口港
下湖口港,於清雍正9年(1731)正式開設,四湖、口湖和水林部份亦形成聚落,在雍正11年(1733)設立尖山堡。舊金湖港原名即是下湖港,位居笨港近海口,並由大陸等各地舟船入笨港戶市者,必先下到下湖港。下湖港深可避風,曾經有流傳,明啟元年的顏思齊船隊即經由下湖港入笨港墾殖,可見下湖港之開發甚早,其是承接台仔挖港淤積後,新形成的瀉湖型口岸。
到了乾隆中葉,下湖口港地區因人潮熙壤、商旅雲集,已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熱鬧繁榮的街市。因船桅不絕、貨物阜積、百業興榮,有榨油、製糖、染房、釀酒、船頭行等;儼若通商大埠也,形成下湖街,在乾隆、嘉慶、道光年間郊行林立、繁榮一時。這個在本地被稱為舊口湖港的港口,歷史上通稱為下湖或下湖口,被列於台灣早期11個主要港口之一。不過誰也沒有想到,道光25年(1845)農曆6月6日開始,大雨連宵,海水倒灌,直至6月12日雨勢稍減,海水退潮,沿海一帶橫屍無數,官方統計死亡人數為3000人,民間說法7000多人,成為開港以來最悲慘的傷亡事件。
摘要
下湖口港,於清雍正9年(1731)正式開設,四湖、口湖和水林部份亦形成聚落,在雍正11年(1733)設立尖山堡。舊金湖港原名即是下湖港,位居笨港近海口,並由大陸等各地舟船入笨港戶市者,必先下到下湖港。下湖港深可避風,曾經有流傳,明啟元年的顏思齊船隊即經由下湖港入笨港墾殖,可見下湖港之開發甚早,其是承接台仔挖港淤積後,新形成的瀉湖型口岸。<br>到了乾隆中葉,下湖口港地區因人潮熙壤、商旅雲集,已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熱鬧繁榮的街市。因船桅不絕、貨物阜積、百業興榮,有榨油、製糖、染房、釀酒、船頭行等;儼若通商大埠也,形成下湖街,在乾隆、嘉慶、道光年間郊行林立、繁榮一時。這個在本地被稱為舊口湖港的港口,歷史上通稱為下湖或下湖口,被列於台灣早期11個主要港口之一。不過誰也沒有想到,道光25年(1845)農曆6月6日開始,大雨連宵,海水倒灌,直至6月12日雨勢稍減,海水退潮,沿海一帶橫屍無數,官方統計死亡人數為3000人,民間說法7000多人,成為開港以來最悲慘的傷亡事件。<br>
媒體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