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鎮上的義民廟,最初乃因清乾隆年間「林爽文事件」所戰死之鄉勇所建,爾後又歷經道光12年(1832)「張丙事件」和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件」,在多次民變與戰亂過程中,當時笨港地區組織鄉勇,力擋民變亂軍對於笨港市街的劫掠和破壞。嗣後,笨港天后宮僧侶將陣亡義軍的骨骸予以收埋。先是埋葬乾隆年間因林爽文事變陣亡者,後亦將張丙事件、戴潮春事件陣亡的鄉勇,進一步收埋合葬於義民廟內,遂成當今「墓廟合一」。
台灣大部分宮廟僅奉祀牌位或神像,而北港義民廟至今仍保留廟墓共存的奇特現象,在台灣相當罕見,也是台灣少數墓塚合一的古蹟。義民廟整體以二進建築為主體,義塚分三處,除在正殿後方有座大墳塚之外,左、右兩側戶外天井亦各有一座墓葬墳塚。
詮釋資料
摘要
<p>北港鎮上的義民廟,最初乃因清乾隆年間「林爽文事件」所戰死之鄉勇所建,爾後又歷經道光12年(1832)「張丙事件」和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件」,在多次民變與戰亂過程中,當時笨港地區組織鄉勇,力擋民變亂軍對於笨港市街的劫掠和破壞。嗣後,笨港天后宮僧侶將陣亡義軍的骨骸予以收埋。先是埋葬乾隆年間因林爽文事變陣亡者,後亦將張丙事件、戴潮春事件陣亡的鄉勇,進一步收埋合葬於義民廟內,遂成當今「墓廟合一」。</p><p>台灣大部分宮廟僅奉祀牌位或神像,而北港義民廟至今仍保留廟墓共存的奇特現象,在台灣相當罕見,也是台灣少數墓塚合一的古蹟。義民廟整體以二進建築為主體,義塚分三處,除在正殿後方有座大墳塚之外,左、右兩側戶外天井亦各有一座墓葬墳塚。</p>
是否開放
否
免費入場
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