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西螺街景活動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西螺街景活動

照片中為民國50幾年西螺延平老街的街景,當天有著遊行活動,樂隊在行進的隊伍中分為兩列,由於演出樂隊頭上頂著大盤帽,看起來像是學生樂隊。西螺老街的建物立面看起來和今日沒有太大的差別,這得歸功於日治時期西螺街的街長廖重光,他推動市街改正,奠定延平老街的風貌,即使到今天相差已將近百年,西螺老街依舊充滿著西式、日式與閩南建物混搭的多樣性與風味,但卻又相當地協調和諧。

和現在相較,可以看到過去的馬路較為寬敞,但是當時沒有人行道,人們只能走在騎樓或走在馬路上。另外畫面中亦可看見早期的公車,在日治時期稱之為「自動車」,當時台西客運是雲林縣最主要的交通服務提供者。那種老式公車沒有冷氣,需要開窗,車子動起來會有匡郎匡郎的聲音。當時人們除了公車、走路之外,最常見的交通工具仍是自行車。

摘要
<p>照片中為民國50幾年西螺延平老街的街景,當天有著遊行活動,樂隊在行進的隊伍中分為兩列,由於演出樂隊頭上頂著大盤帽,看起來像是學生樂隊。西螺老街的建物立面看起來和今日沒有太大的差別,這得歸功於日治時期西螺街的街長廖重光,他推動市街改正,奠定延平老街的風貌,即使到今天相差已將近百年,西螺老街依舊充滿著西式、日式與閩南建物混搭的多樣性與風味,但卻又相當地協調和諧。</p><p>和現在相較,可以看到過去的馬路較為寬敞,但是當時沒有人行道,人們只能走在騎樓或走在馬路上。另外畫面中亦可看見早期的公車,在日治時期稱之為「自動車」,當時台西客運是雲林縣最主要的交通服務提供者。那種老式公車沒有冷氣,需要開窗,車子動起來會有匡郎匡郎的聲音。當時人們除了公車、走路之外,最常見的交通工具仍是自行車。</p>
媒體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