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大復戲院

畫師許碧光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許碧光也許不似他父親許明雄那麼知名,不過從19歲正式踏入畫師,跟著父親彩繪電影看板,北港過去許多的電影看板都是出自他的手中,或是由他與其父親共同創作。不過隨著北港電影院的消失,電影看板也走入歷史,年輕的許碧光也從電影看板走向油畫、雕塑、泥塑、裝置藝術之路,並曾是第七屆與第八屆雲林文化藝術獎佳作獎的得主。

北港戲院與政治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日治大正、昭和時期,北港經濟發達,帶動了戲院的興起,當時北港也只有兩家戲院,一是「北港座」,北港人稱為「舊戲院」,國民政府來台後改名為「大復戲院」,創立約在昭和4年(1929)。另一家是昭和12年(1937)創立的「北港劇場」,北港人為分辨這兩家戲院把他稱為「新戲院」,國民政府來台後改名為「北港戲院」。

大復戲院戲曲演藝活動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日治時期的北港座,雖說是北港地區民眾多功能使用的場所,但主要仍是以戲劇的演出為主。只是,演出的戲種為何,目前並無太多資料可徵考;但若經由若干當時的新聞報導,仍可約略理解當時演出的情形。「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昭和3年(1928)5月 6日的一則新聞中,說明當時北港於農曆3月19日,有迎聖母之古例,當年度定於新曆8日下午3時開始聖母繞境。此外,「又北港合和公司。則自二日起二日間。

北港戲院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北港劇場,在日治時期,屬北港街上的第二處劇場。昭和12年(1937)興設完成,當時由北港新街蔡家投資興建,劇場位址在現今的義民路底,命名為「北港劇場」。但當地人又稱之為「新戲園」,這是為了對應北港座為舊戲園所延伸而來的稱號。就建築外觀而言,北港戲院可說是雲林縣現存的劇場建築中,造型形式最為精美者。

北港大復戲院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大復戲院前身為北港座,是北港街內首建的劇場建築,雲林縣內第三座興建的劇場,晚於斗六戲園及西螺座,與斗南座的興設時間大約相同。北港座的興建,起於北港街龔丕趁的投資。昭和2 年(1927)4月2日的「臺灣日日新報」有一則標題為〈劇園築新〉的報導,簡略說明龔氏著手創設劇園的原委。當時龔氏認為北港已是十分興盛的市街,且有著名的媽祖廟位於此地,但卻無劇場設施,因此決定興建戲園。當時報導說明:「北港街。

大復戲院登記證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約莫在民國60年代初期,當時國內的三家電視台已陸續開台,並播出彩色電視節目,新興電視節目的盛行,如每日播出的「連續劇」,搶走眾多的電影觀眾。民國59年,台視閩南語布袋戲「雲州大儒俠」風靡全台,更讓新興的電視節目成為電影院的勁敵。大復戲院就曾在那幾年短暫停止經營過。

大復戲院印花稅繳款書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早期經營戲院時,戲票統一由縣政府印製並發送。戲院經營者,需不定期至各地的稅捐稽徵處,領取若干數量的戲票,等到快要用完時,再前去領取新的戲票。為什麼這麼麻煩?因為當時的戲票需含各項繁重的稅捐,包含印花稅、娛樂稅、防衛捐、大陸救災捐等等,稅賦十分沈重,早期有句話說,「中華民國萬萬稅」應該就是指這個時期吧!那時候經營戲院不是簡單的事。

大復戲院光復初期經營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民國34年北港座改稱大復戲院,負責人為龔顯裕,劇場經營方針仍維持日治時期北港座以戲劇演出為主。據龔麗珠女士的說法,民國40、50年代電影已十分流行,當時北港有三家戲院,大復戲院、北港戲院以及振興戲院,除大復戲院之外,其他兩家戲院多以放映電影為主。

大復戲院文化演講活動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北港座落成之後,並不是如現代戲院,只是地方民眾休息娛樂活動的場所去處而已,而是擔負起促進地方民眾參與藝文活動,推廣、啟迪民智的所在。昭和2年(1927)9月17日北港座落成式後,9月27日便舉辦台灣文化協會的文化講演會。臺灣文化協會創立於大正10年(1921)10月,除林獻堂、蔣渭水之外,北港人蔡培火亦是重要的創會成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