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北港戲院與政治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北港戲院與政治

日治大正、昭和時期,北港經濟發達,帶動了戲院的興起,當時北港也只有兩家戲院,一是「北港座」,北港人稱為「舊戲院」,國民政府來台後改名為「大復戲院」,創立約在昭和4年(1929)。另一家是昭和12年(1937)創立的「北港劇場」,北港人為分辨這兩家戲院把他稱為「新戲院」,國民政府來台後改名為「北港戲院」。

日治時兩家戲院大多放映日片或統治者所控制下的新劇,台語片只有少數。但自太平洋戰爭,受皇民化政策影響,演出愛國的「皇民劇」。國民政府來台後,電影也只是政治的宣傳及反共抗俄思想灌輸的工具,在國民政府嚴格管控攝影器材下,電影幾乎是外片的天下,沒有台語片生存空間。

民國36年台灣發生228事件後,由於受政治力的污染,國語運動及文化復興運動的推行,加上民國38年通過「懲治叛亂犯罪條例」之宣布,新劇出現「反共抗俄」話劇,學校為配合政令,常會向學生收錢,帶學生到戲院看愛國話劇,戲院就成為洗腦場所,但學生懞懂無知,單純可愛,隨劇情常看得哈哈大笑,滿嘴要打倒萬惡共匪,要殺朱拔毛,達到統治者仇匪恨匪的目的。

摘要
<p>日治大正、昭和時期,北港經濟發達,帶動了戲院的興起,當時北港也只有兩家戲院,一是「北港座」,北港人稱為「舊戲院」,國民政府來台後改名為「大復戲院」,創立約在昭和4年(1929)。另一家是昭和12年(1937)創立的「北港劇場」,北港人為分辨這兩家戲院把他稱為「新戲院」,國民政府來台後改名為「北港戲院」。</p><p>日治時兩家戲院大多放映日片或統治者所控制下的新劇,台語片只有少數。但自太平洋戰爭,受皇民化政策影響,演出愛國的「皇民劇」。國民政府來台後,電影也只是政治的宣傳及反共抗俄思想灌輸的工具,在國民政府嚴格管控攝影器材下,電影幾乎是外片的天下,沒有台語片生存空間。</p><p>民國36年台灣發生228事件後,由於受政治力的污染,國語運動及文化復興運動的推行,加上民國38年通過「懲治叛亂犯罪條例」之宣布,新劇出現「反共抗俄」話劇,學校為配合政令,常會向學生收錢,帶學生到戲院看愛國話劇,戲院就成為洗腦場所,但學生懞懂無知,單純可愛,隨劇情常看得哈哈大笑,滿嘴要打倒萬惡共匪,要殺朱拔毛,達到統治者仇匪恨匪的目的。</p>
是否開放
免費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