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德興宮

大崙腳王爺普-安溪寮九年一次普度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虎尾中元普度分東、西、南、北、中、德興區以及福德區等七區,祭典規模排場龐大,素有「北基隆,南虎尾」的美譽,但一般所謂的虎尾中元祭,指的是在虎尾市區內舉辦的「街仔普」和「市場普」(中區在虎尾中央市場),日期是農曆7月15日,但虎尾本地仍有一個清代形成,流傳至今的「大崙腳王爺普」。

土庫鍾毓社祠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雲林縣采訪冊」曾記載大坵田東堡大崙腳街有關〈祠〉的部分,其中鍾毓社祠便是主祀文昌帝君,作為地方士子延請教師授課之處。一般文昌祠並不僅僅作為祭祀空間,同時也是學子上課場所。如雲林縣采訪冊所載,「以荖稅充當士子及香燈所需」,亦即透過課徵「荖葉舖戶」的稅金,提供「鍾毓社祠」讀書人所需的費用。

虎尾大崙腳王爺的風水地理傳說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據傳聞,將「大崙腳王爺—池府千歲」風水地理給敗掉的關鍵,是因為彰化縣令楊桂森推斷王爺算是武的,於是命人在廟的東南角落興建一間「文昌祠」,把「德興宮—池府王爺」的風水地理給破掉。之後不但周邊方圓幾里地不得安寧,且不久發生「曾雞角事件」,將大崙腳市街縱火焚毀。至於傳說中用以破壞大崙腳王爺的文昌祠,根據「雲林縣采訪冊」則是指「鍾毓社祠」。

虎尾通濟圳與楊本縣敗地理傳說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大崙腳砂丘西南方在乾隆中業已是一條非常興盛的市街,此可見於清道光年間由時任彰化縣令周璽所主纂的「彰化縣志」「大崙腳渡」、「大崙腳街」之記載。但為何當時信仰中心「池府王爺」廟會從當今德興路、德新街ㄧ帶遷徙到現址,虎尾耆老則會說與「楊本縣敗地理」有關。據傳清朝彰化縣令楊桂森會堪輿之術,當時清帝要他來臺灣排風水寶地,他卻將「排地理」誤聽成「敗地理」。

虎尾鎮德興宮陳壽彝彩繪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虎尾鎮中正路上主祀「池府千歲」的「德興宮」於民國100年(2011)開始動工改建,民國104年(2015)完竣。不過德興宮從建廟迄今歷經數次改建,最近幾次包括大正3年(1914)、民國39年(1950)、民國46年(1957),以及民國64年(1975),雖歷經數次改建,但整體建築格局並沒有太大的變動。

德興宮池府千歲舊版大符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虎尾德興宮主祀池府千歲,土生土長的耆老會慣稱王爺公,或是大崙腳王爺,稱呼祀奉祂的廟宇為王爺公廟,信仰圈包括虎尾、土庫、斗六、斗南,習慣上稱大崙腳王爺轄下香境五十三莊。不過在逐一考據之後,可以確定總數超過五十三個村落。德興宮最早正式見諸於文獻是在日治時期,記載寫「五府千歲」,但是內容卻依舊記載「池府千歲廟」,主祀「池府王爺」。

虎尾德興宮藉屍圖詐碑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虎尾鎮德興宮廟埕右側,立有一面年代久遠的石碑,學術界稱之為「嚴禁奸保蠹差藉命需索」碑記。臺灣是移民社會,自臺灣入清版圖後,渡海來臺經商或是拓墾的「羅漢腳」眾多,不免有成為路邊無名屍者。乾隆末葉部分素行不良的衙門差役勾結地方流氓,經常利用「路旁屍」棄置在民眾門口,隔日一早鼓譟同夥圍觀聚集,衙役、差爺、地保相互勾串,向良民百姓恫嚇勒索。因此接任的諸羅縣令冷震金立此石碑,昭告大眾以示禁止。

虎尾德興宮大崙腳王爺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當今虎尾鎮歷史最悠久,也是虎尾、土庫、斗六、斗南等五股五十三莊最重要的信仰,即是主祀「池府王爺」的「德興宮」,而一般虎尾在地人則稱之「王爺公廟」。據傳清雍正11年(1733),福建兩名商人賴金章、羅安吉渡海來臺經商,隨身攜帶池府千歲香火以祈平安渡過黑水溝。兩人後來落腳在今日大崙腳砂丘一棵木麻黃樹下,並將香火掛於草寮內,欲離開時,香火卻怎麼也取不下來,於是就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