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北港鎮

北港慈德堂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金長源家族係於光緒6年(1880)由泉州石獅來臺。當時蔡塗水年12歲,跟隨母親王邁來臺依親,光緒17年(1891)蔡塗水在北港創立「金長源」經營陶器五金致富。從明治40年(1907)「南部臺灣紳士錄」文獻中,金長源(原文作長源號)已收錄其中,代表其經營已達一定規模。經商成功後,蔡塗水與顏達、許路、蔡川、王漢、蔡然三、蘇梗共創北港慈德堂,為北港慈德堂的第一任管理者兼堂主。

北港登記所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登記所」就是日治時期的「地政事務所」,處理土地與建物的登記、繼承、徵收等等相關事務,繁雜卻極為重要。所以日本人一得到臺灣便著手進行土地調查事業,想要確實掌握臺灣的土地情報。由於土地調查係一旁大事業,在其整體完成以前,由地方法院暫時管理日本人的建築物,並設立「法院出張所」輔助。「出張所」就是簡易的辦公單位,功能少一些,卻深入鄉里,是行政服務的基層。

北港市街安和街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在清朝時代,安和街為北港的八大街之一,以傳統藥材的販賣為主。北港安和街,又有暗街之稱。而暗街的稱號由來,據地方耆老跟廟方的說法,又可區分為兩種。一說係因為過往時代,房屋的屋簷都會往外延伸,作為遮雨篷,因此遮蓋天空、不見天日的情形。另一說則是,過去在臺灣,只要是古城鎮,大都有一條熱鬧的『暗街』,到了夜晚依然開店營業。

北港汾津吟社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北港傳統詩社計有汾津吟社、鄉勵吟社、彬彬吟社、汾溪吟 社以及民聲吟社。汾津吟社是在日本統治臺灣的第二階段同 化政策時期成立。當時臺灣總督府首任文官總督田健治郎以 同化政策為統治的基本方針,內容強調臺灣是日本的一部分, 並喊出「日臺融合,一視同仁」的口號。

北港金聲順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金聲順開路鼓陣據傳創立於清同治5年(1866)。依照臺灣媽祖信仰傳統習俗,凡媽祖廟會舉行巡境時,媽祖鑾駕最前面必有鑼鼓陣作為前導的樂隊,即利用鑼鼓喧天的樂音傳達媽祖聖駕即將到來的訊息,並提醒路關上的民眾迴避讓路,同時也要沿途店家擺置香案迎接膜拜。這支前導的鑼鼓陣樂隊,民間通稱叫「開路大鼓」或「開路鼓」,簡言之就是專為媽祖聖駕前導開路的鑼鼓樂隊。

北港三媽轎班會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過往媽祖外出繞境,都會需要能夠扛轎的信徒協助,以利外出過程平安順利,大多也都是由 地方壯丁擔任。因這是一項體力耗費極大的任務,遂成立轎班會制度,經驗傳承、世代交替, 地方人士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轎班會每年需藉由擲筊方式選出爐主,當年的爐主需負責媽 祖外出時的一切事項安排,再向班會裏頭的各個成員收錢,以完成遶境事宜。

北港集英社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集英社,為北港地區的子弟,所發起的音樂性社團。創立的時間點有兩種說法,根據「北港 朝天宮志」所記載,集英社的樂種屬於是「廣東國樂」,係在清時期即已成立的社團;另一 說則是,集英社係在 1930 年由南管歷史更為悠久的集斌社所分,而後因南管逐漸沒落,後繼 無人。現今北港地區只剩集斌社及武城閣兩大社團,並於 1981 年正式合併。

蔡培火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蔡培火(1889~1983年),號峰山,雲林北港人。其在日治時代即展露鋒芒,致力於台灣議會設置請願、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台灣地方自治聯盟等政治運動,協助發展台灣人的刊物報紙「台灣青年」、「台灣民報」、「台灣新民報」的編輯和規劃,並且提倡白話字普及教育,提升台灣人知識水準。他善於運用外交手腕及能言善道的口才,結交日本政界和教育文化界人士,促進台日之間的合作,並著書立說表達台灣人的心聲。

曾人潛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曾人潛,明治31年(1898)8月12日生,為曾席珍之子,其岳父蔡然標為清末秀才,日治時期曾擔任街長、區長,也曾為朝天宮管理者。大正9年(1920)任北港青年會會長,大正14年(1925)任水林庄長,昭和3年(1928)配授大禮章,昭和10年(1935)任北港信用組合理事,昭和11年(1936)當選臺南州會議員,是一位前途似錦的政壇明日之星。

蘇東啟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蘇東啟(1923年-1992年),生於雲林縣北港鎮,就讀北港公學校、日本東京關東中學,日本中央大學政治系,後因中日戰爭,蘇東啟遂放棄日本中央大學政治系的學業,返臺接受日本總督府舉辦之北京語講習班,擔任日本泰國大使館翻譯工作,計畫由東南亞輾轉進入重慶。 逃亡抵達重慶時,卻因臺灣人身份不被中國政府信任而遭到拘禁,幸經雲林鄉親李萬居作保才加入中國國民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