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蔡培火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蔡培火

蔡培火(1889~1983年),號峰山,雲林北港人。其在日治時代即展露鋒芒,致力於台灣議會設置請願、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台灣地方自治聯盟等政治運動,協助發展台灣人的刊物報紙「台灣青年」、「台灣民報」、「台灣新民報」的編輯和規劃,並且提倡白話字普及教育,提升台灣人知識水準。他善於運用外交手腕及能言善道的口才,結交日本政界和教育文化界人士,促進台日之間的合作,並著書立說表達台灣人的心聲。台灣人的運動雖然沒有得到具體成果,但蔡培火溫和穩健,善與日本領導菁英周旋,爭取又妥協的作風,確實達到實質的宣傳成果。 不只是政治與文化運動的推手,其更是詞曲創作的高手。蔡培火創作的歌曲多達 30 首,從1925 年開始寫作歌詞,1929 年開始作曲。當時臺灣唱片業都還只是灌錄歌仔戲、南北管,而鄧雨賢才剛剛去日本學音樂。他的歌曲自1930 年代,透過一新會等社會運動團體的教唱流傳很廣,最知名的就是〈咱臺灣〉,並在1935 年灌錄成唱片發行。蔡培火在戰後很快投入國民黨的事務之中,1950年副總統陳辭修組閣時,他也被徵召入閣,擔任政務委員長達15年。隨後擔任過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的副會長,在全國各地成立二十個分會。1965年創立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並任職八年之餘。

國家文化記憶庫分類
摘要
蔡培火(1889~1983年),號峰山,雲林北港人。其在日治時代即展露鋒芒,致力於台灣議會設置請願、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台灣地方自治聯盟等政治運動,協助發展台灣人的刊物報紙「台灣青年」、「台灣民報」、「台灣新民報」的編輯和規劃,並且提倡白話字普及教育,提升台灣人知識水準。他善於運用外交手腕及能言善道的口才,結交日本政界和教育文化界人士,促進台日之間的合作,並著書立說表達台灣人的心聲。台灣人的運動雖然沒有得到具體成果,但蔡培火溫和穩健,善與日本領導菁英周旋,爭取又妥協的作風,確實達到實質的宣傳成果。 不只是政治與文化運動的推手,其更是詞曲創作的高手。蔡培火創作的歌曲多達 30 首,從1925 年開始寫作歌詞,1929 年開始作曲。當時臺灣唱片業都還只是灌錄歌仔戲、南北管,而鄧雨賢才剛剛去日本學音樂。他的歌曲自1930 年代,透過一新會等社會運動團體的教唱流傳很廣,最知名的就是〈咱臺灣〉,並在1935 年灌錄成唱片發行。蔡培火在戰後很快投入國民黨的事務之中,1950年副總統陳辭修組閣時,他也被徵召入閣,擔任政務委員長達15年。隨後擔任過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的副會長,在全國各地成立二十個分會。1965年創立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並任職八年之餘。
性別
國籍
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