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資料尚待處理,僅做暫存

虎尾糖廠同心公園創新全莖苗機械種蔗紀念碑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虎尾糖廠同心公園內靠近河堤鐵橋邊豎立一座相當大的紀念碑,正面是浮雕圖案,背後則是記載相關事蹟的緣由。此面紀念碑名為「全莖苗機械種蔗紀念碑」,記載了一段臺灣戰後農業科技發展的大躍進。過去臺灣種植甘蔗皆以「雙芽苗」方式,但是想從許多的甘蔗中獲得一株雙芽苗,必須經過「剝葉、調苗、採苗、選苗」等繁雜程序,相當費時費力。

虎尾糖廠同心公園虎尾堤防工程紀念碑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糖廠公園靠近虎尾溪旁的北港溪虎尾堤防汛道路,有一座四方體的紀念碑,上方有採用鑄鐵所做成的地球儀。此面紀念碑名為「虎尾堤防工程紀念碑」,內容記載民國49年(1960)10月修建「虎尾堤防」完工相關事蹟。民國48年(1959)8月7日,臺灣中南部發生嚴重的豪大雨,是戰後台灣最大的一次水患,影響所及遍及南投縣、彰化縣、雲林縣和嘉義縣市等多處,並導致嚴重傷亡與財務損失,史稱「八七水災」。

虎尾糖廠同心公園十一號蒸氣機車頭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在虎尾糖廠公園內有輛編號11號的蒸汽火車頭,是昭和2年(1927)由日本若津鋼鐵工廠所生產製造。很多人初來乍到虎尾同心公園,見到此輛機車頭時,會誤以為它是五分車所使用,但實則不然。此編號11號的蒸汽火車頭,是早年用來行駛縱貫線,也就是日治時期總督府官線鐵道七分軌距(1067公釐)的窄軌火車。

虎尾糖廠同心公園,莊敬自強紀念碑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虎尾糖廠同心公園內此面紀念碑,許多初來乍到的人們倘若沒有導覽解說人員,多少不禁會疑惑,怎麼製糖也要處變不驚,莊敬自強呢?究其歷史背景,公園內此面紀念碑,主要因為民國60年(1971)臺灣正值內憂外患,中華民國政府被逼退出聯合國,當時全國人心惶惶不安。當時總統蔣介石,因此提出「莊敬自強,處變不驚」來呼籲全國軍民,希望全國上下能共體時艱。

虎尾糖廠同心公園四海同心噴水池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現今虎尾糖廠人們所俗稱的「同心公園」,最初在製糖工廠設立時,是由當時的大日本製糖會社規劃作為綠色隔離帶,並作為製糖工場職員平時休閒、休憩的綠地空間。戰後國府接收後,將虎尾糖廠的綠色隔離帶命名為「同心家園」,究其緣由則是因為接收後在此處施作「四海同心」噴水池的緣故。當時國民政府在國共內戰敗北,轉進來臺後,會在一些重要機關或公共空間透過一些意象來凝聚軍民。

架設鋼構花樑桁架後的虎尾鐵橋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明治41年(1908)縱貫鐵路全線通車,打破長久以降南北交通的隔閡,因此藤山雷太認為只要能將五間厝工場所生產製造的糖運到他里霧驛,便可順利透過縱貫官線鐵道將砂糖原料(粗糖)運到基隆港,再透過海路運回日本精糖工場。於是藤山雷太便向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協調規劃一條縱貫支線,使鐵道從他里霧一路鋪設到五間厝製糖工場。

虎尾鐵橋沒有花樑鋼架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鈴木藤三郎之所以會選擇在五間厝設立製糖工場,一方面是因為洪患所產生廣衾的土地取得容易,另一關鍵因素則是明治37年(1904)聯絡斗六、他里霧縱貫鐵路建設完成。此時,五間厝粗糖工場開始榨蔗熬糖,為了方便原料甘蔗的採收,以及砂糖糖包的運輸和貯存,於是各個製糖會社旗下的工廠都鋪設有自己的鐵路設施,並在各莊落設置驛站。

詔安客家文化園區整體規劃設計報告書

條目撰寫者 鍾芷羚

「詔安客家文化園區整體規劃設計報告書」是由雲林縣政府委託郭俊沛建築師事務所執行「詔安客家文化園區整體規劃設計」所編著的成果報告書。本書分為七章,第一章緒論介紹計畫緣起與執行方式。第二章介紹詔安客家文化園區周遭環境以及關心詔安客家的組織和相關計畫。第三章介紹詔安客家文化園區的規劃構想,包含營運規劃以及建築空間之規劃設計。第四章是執行團隊為詔安客家文化園區規劃營運計畫。

雲林縣民俗及有關文物「雲林六房媽過爐」調查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

條目撰寫者 鍾芷羚
「雲林縣民俗及有關文物「雲林六房媽過爐」調查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是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指導,雲林縣政府委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執行「雲林縣民俗及有關文物『雲林六房媽過爐』調查研究計畫」所編著的成果報告書,由徐雨村計畫主持。本書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緒論介紹計畫實施範圍與調查方法。第二章介紹六房媽的源流與歷史。第三章介紹六房媽過爐的儀式。第四章介紹六房媽五股各庄頭村廟、神明會和陣頭的基本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