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陳連茂巡視督導咖啡工廠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陳連茂巡視督導咖啡工廠

台灣咖啡市場在千禧年之後開始飛躍式地成長,在千禧年前台灣進口的咖啡豆不到1萬公噸,2004年才超過這個門檻,但是到2019年已經破3.6萬公噸,市場產值超過450億新台幣,是近10年飲料消費市場上成長最快的類型之一。

不過這樣的數字對於曾經是台灣咖啡的先鋒們來說,卻不是一件讓人雀躍的事。台灣第一座具生產規模的咖啡工廠就座落在雲林斗六,當時由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支持,還找了美國的專家來評估,認為台灣有生產咖啡的優勢地理條件,以現在的話語來說,就是能生產高品質的莊園豆。不過當時台灣喝咖啡的人非常少,咖啡豆在沒有內需市場支持下,很容易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也就這樣,曾號稱遠東最大的咖啡工廠有如曇花一現,成立沒多少就消失了。

這張照片是雲林縣經濟農場場長陳連茂巡視督導斗六咖啡工廠時所留下,圖片中的機器是脫殼機,為了分離咖啡豆表面的膜和殼。雲林縣經濟農場在民國48年曾進行組織調整,並由陳連茂擔任經濟農場場長,他責成黎維槍組成咖啡事業推動小組,並大手筆投資5百多萬成立咖啡加工廠,咖啡工廠廠長則由廖賢雄負責,而所生產咖啡都以外銷為主。如果今天咖啡工廠仍在,對台灣咖啡產業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光景?

摘要
<p>台灣咖啡市場在千禧年之後開始飛躍式地成長,在千禧年前台灣進口的咖啡豆不到1萬公噸,2004年才超過這個門檻,但是到2019年已經破3.6萬公噸,市場產值超過450億新台幣,是近10年飲料消費市場上成長最快的類型之一。</p><p>不過這樣的數字對於曾經是台灣咖啡的先鋒們來說,卻不是一件讓人雀躍的事。台灣第一座具生產規模的咖啡工廠就座落在雲林斗六,當時由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支持,還找了美國的專家來評估,認為台灣有生產咖啡的優勢地理條件,以現在的話語來說,就是能生產高品質的莊園豆。不過當時台灣喝咖啡的人非常少,咖啡豆在沒有內需市場支持下,很容易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也就這樣,曾號稱遠東最大的咖啡工廠有如曇花一現,成立沒多少就消失了。</p><p>這張照片是雲林縣經濟農場場長陳連茂巡視督導斗六咖啡工廠時所留下,圖片中的機器是脫殼機,為了分離咖啡豆表面的膜和殼。雲林縣經濟農場在民國48年曾進行組織調整,並由陳連茂擔任經濟農場場長,他責成黎維槍組成咖啡事業推動小組,並大手筆投資5百多萬成立咖啡加工廠,咖啡工廠廠長則由廖賢雄負責,而所生產咖啡都以外銷為主。如果今天咖啡工廠仍在,對台灣咖啡產業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光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