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溪里舊稱北溪厝,位於虎尾鎮之西邊,地名的由來可能是因虎尾溪橫亙於該庄北方。近年來北溪厝社區以剪紙作為主要社區意象,並以彩繪藝術村為出發點結合農特產品,吸引民眾前來觀光。
在北溪厝聚落東北方約1公里處,是虎尾糖廠的北溪厝站,糖鐵的馬公厝線和西螺線(又名崙背線)在此分岐。北溪厝站出現的時間甚早,根據昭和19年(1944)鐵道部所印行的〈臺灣鐵道旅客運賃表〉便已列有北溪厝站名。
北溪厝站為三等車站,以糖業鐵道的標準來看,規模並不小,其站體包含了一間候車室與辦公室,兩者之間,有一個小小的購票窗口,現該站已廢站,不再載運旅客,隱藏於密林之中,不仔細看還不容易發現。距離北溪厝站不遠的地方,是高鐵高架橋和糖鐵交會處,每年虎尾糖廠製糖期均有不少鐵道迷前來拍攝雙鐵世紀交會的景象。
詮釋資料
摘要
<p>北溪里舊稱北溪厝,位於虎尾鎮之西邊,地名的由來可能是因虎尾溪橫亙於該庄北方。近年來北溪厝社區以剪紙作為主要社區意象,並以彩繪藝術村為出發點結合農特產品,吸引民眾前來觀光。</p><p>在北溪厝聚落東北方約1公里處,是虎尾糖廠的北溪厝站,糖鐵的馬公厝線和西螺線(又名崙背線)在此分岐。北溪厝站出現的時間甚早,根據昭和19年(1944)鐵道部所印行的〈臺灣鐵道旅客運賃表〉便已列有北溪厝站名。</p><p>北溪厝站為三等車站,以糖業鐵道的標準來看,規模並不小,其站體包含了一間候車室與辦公室,兩者之間,有一個小小的購票窗口,現該站已廢站,不再載運旅客,隱藏於密林之中,不仔細看還不容易發現。距離北溪厝站不遠的地方,是高鐵高架橋和糖鐵交會處,每年虎尾糖廠製糖期均有不少鐵道迷前來拍攝雙鐵世紀交會的景象。</p><p><br></p>
媒體類型
授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