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黃耕子與圖南株式會社「常夫」聘書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黃耕子與圖南株式會社「常夫」聘書

上一張聘書是在昭和15年(1940)11月16日發的,而這張則是在昭和16年(1941)12月1日,兩張大同小異,不過這一張比較有價值,調薪2圓,從23圓增加為25圓。當事人是黃耕子,早在被聘為常夫前就在圖南株式會社工作,當時領的事日薪,而有這張聘書之後變成是領月俸。當時一個工作站就只有一個可以領月俸,也就是「常夫」的他,以現在職稱來說就是領班,差不多已經是當時教員的薪水。

一開始的古坑山區是林場,生產三菱株式會社造紙的原料。在三菱株式會社不堪虧損結束紙業後,才改組為圖南株式會社,並從巴西引進咖啡豆和種苗於昭和2年(1927)開始在古坑地區試種,而黃耕子就是在那之後進入到圖南株式會社工作,那一年他15歲。

日人最早大規模栽種地點是在荷包山的鴨寮尾,時間是昭和9年(1934),後來除了荷包山之外,還擴張到鄰近的高林園與高厝地區,有數百公頃,而負責栽種管理則是黃耕子。國民政府來台接收圖南株式會社,但對咖啡沒有興趣。當時咖啡主要輸往日本,台灣消費量不多,再加上戰後農民大量「圈地」,改種其他作物,因此日治留下來的咖啡園快速消失僅餘數公頃。一直到農復會決定興建咖啡工廠,黃耕子才又有機會回到最愛的咖啡林地中。

摘要
<p>上一張聘書是在昭和15年(1940)11月16日發的,而這張則是在昭和16年(1941)12月1日,兩張大同小異,不過這一張比較有價值,調薪2圓,從23圓增加為25圓。當事人是黃耕子,早在被聘為常夫前就在圖南株式會社工作,當時領的事日薪,而有這張聘書之後變成是領月俸。當時一個工作站就只有一個可以領月俸,也就是「常夫」的他,以現在職稱來說就是領班,差不多已經是當時教員的薪水。</p><p>一開始的古坑山區是林場,生產三菱株式會社造紙的原料。在三菱株式會社不堪虧損結束紙業後,才改組為圖南株式會社,並從巴西引進咖啡豆和種苗於昭和2年(1927)開始在古坑地區試種,而黃耕子就是在那之後進入到圖南株式會社工作,那一年他15歲。</p><p>日人最早大規模栽種地點是在荷包山的鴨寮尾,時間是昭和9年(1934),後來除了荷包山之外,還擴張到鄰近的高林園與高厝地區,有數百公頃,而負責栽種管理則是黃耕子。國民政府來台接收圖南株式會社,但對咖啡沒有興趣。當時咖啡主要輸往日本,台灣消費量不多,再加上戰後農民大量「圈地」,改種其他作物,因此日治留下來的咖啡園快速消失僅餘數公頃。一直到農復會決定興建咖啡工廠,黃耕子才又有機會回到最愛的咖啡林地中。</p>
媒體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