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斗六受天宮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斗六受天宮

斗六是雲林縣主要的行政與商貿中心,也是通往南投竹山、斗南、古坑的要道。在清代與日本時代稱太平老街為「斗六大街」,自古就有「街頭媽祖間,街尾觀音亭」之俗諺。「街頭媽祖間」就是供奉天上聖母的「受天宮」,「街尾觀音亭」就是奉祀觀音菩薩的永福寺。

受天宮創建於清初,原址在斗六圓環水利會現址,根據「雲林縣采訪冊」記載,「受天宮,在縣城北,前後兩楹.前祀聖母;後祀佛祖,附祀姚公鴻祿位」當時的受天宮前殿供奉開基天上聖母,後殿祀觀音佛祖和斗六門縣丞姚鴻祿位。昭和12年(1937),日本人執行「皇民化運動」,受天宮遭到廢廟,連帶培育出不少學士、舉人、秀才的龍門書院也受到池魚之殃。直到民國66年媽祖降旨希望重建廟宇,才由葉碧東先生捐獻目前莊敬路的廟址,又蒙各地熱心人士捐款興建廟宇,得已完成現今廟貌。

摘要
<p>斗六是雲林縣主要的行政與商貿中心,也是通往南投竹山、斗南、古坑的要道。在清代與日本時代稱太平老街為「斗六大街」,自古就有「街頭媽祖間,街尾觀音亭」之俗諺。「街頭媽祖間」就是供奉天上聖母的「受天宮」,「街尾觀音亭」就是奉祀觀音菩薩的永福寺。</p><p>受天宮創建於清初,原址在斗六圓環水利會現址,根據「雲林縣采訪冊」記載,「受天宮,在縣城北,前後兩楹.前祀聖母;後祀佛祖,附祀姚公鴻祿位」當時的受天宮前殿供奉開基天上聖母,後殿祀觀音佛祖和斗六門縣丞姚鴻祿位。昭和12年(1937),日本人執行「皇民化運動」,受天宮遭到廢廟,連帶培育出不少學士、舉人、秀才的龍門書院也受到池魚之殃。直到民國66年媽祖降旨希望重建廟宇,才由葉碧東先生捐獻目前莊敬路的廟址,又蒙各地熱心人士捐款興建廟宇,得已完成現今廟貌。</p>
是否開放
免費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