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湖牽水車狀是雲林一年一度的重要祭儀,在每年農曆的6月8日,蚶仔寮舊金湖港萬善祠和金湖萬善爺廟會舉行民俗祭典來紀念在清道光25年(1845)因水災而罹難的先人,當時統計的死亡人數至少有3000人之譜。
但是水災的災厄一直沒有遠離口湖。這張照片是在民國75年9月27所拍攝的,地點在口湖鄉的台子村。在該年8月23日先有韋恩颱風的侵襲,造成蛤仔寮聚落重大的傷亡,23人罹難,更淹沒當地數百公頃的良田。還沒有等到元氣恢復過來,同年9月19日又來了艾貝颱風,當日滿潮,海水倒灌,400多公頃的魚塭、田地又再度泡在水中。
照片中的墳墓就這樣孤立在汪洋一片的水鄉澤國裡面。以前鄉下有將自己過世親人葬在田裡的習俗,一方面是祭祀方便,另一方面也讓祖先看顧著。只不過當初沒人會想到會有這樣的情況。在韋恩與艾貝颱風之後,許多口湖人搬離傷心地,對於受訪者來說,照片的情景也是最不堪的記憶。
詮釋資料
摘要
<p>口湖牽水車狀是雲林一年一度的重要祭儀,在每年農曆的6月8日,蚶仔寮舊金湖港萬善祠和金湖萬善爺廟會舉行民俗祭典來紀念在清道光25年(1845)因水災而罹難的先人,當時統計的死亡人數至少有3000人之譜。</p><p>但是水災的災厄一直沒有遠離口湖。這張照片是在民國75年9月27所拍攝的,地點在口湖鄉的台子村。在該年8月23日先有韋恩颱風的侵襲,造成蛤仔寮聚落重大的傷亡,23人罹難,更淹沒當地數百公頃的良田。還沒有等到元氣恢復過來,同年9月19日又來了艾貝颱風,當日滿潮,海水倒灌,400多公頃的魚塭、田地又再度泡在水中。</p><p>照片中的墳墓就這樣孤立在汪洋一片的水鄉澤國裡面。以前鄉下有將自己過世親人葬在田裡的習俗,一方面是祭祀方便,另一方面也讓祖先看顧著。只不過當初沒人會想到會有這樣的情況。在韋恩與艾貝颱風之後,許多口湖人搬離傷心地,對於受訪者來說,照片的情景也是最不堪的記憶。</p>
媒體類型
授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