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山雷太的「藤山集團」在明治42年(1909)併購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後,除了隔年積極申設建立「第二工場」外,更因為第一次大戰爆發,整個歐洲幾乎全數捲入戰場,「甜菜糖」原料短缺,對於蔗糖的需求量急遽攀升。一戰後的日本屬於戰勝國,取代德國佔有中國東北地區和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隨後也進軍甜菜糖的製作生產市場。然而歐洲國家的產業在短時間內積極復甦,使得原先投入資本生產甜菜糖的日本失去競爭力。此時重回臺灣市場的藤山雷太,遂在大正14年(1925)於虎尾製糖所五間厝工場原先的「第一工場」增設一套生產機組,這也就爾後虎尾在地耆老所俗稱的「第三工場」,並且設立「酒精工場」,生產高純度,燃料用酒精。
二戰結束之後,臺糖公司虎尾糖廠重新修復製作生產酒精的機械,讓臺灣在戰後兩次「石油危機」得以安然渡過。民國64年(1975),臺糖公司將酒精生產線統一集中到臺南市「新營糖廠」,虎尾糖廠酒精工場遂遭到拆遷至新營,從此結束曾有過的風光歷史歲月。遭拆遷之後的虎尾糖廠「酒精工場」在虎尾僅存兩座,當年以紅磚砌造的酒精貯存槽,因為遭遇美軍轟炸與地震摧殘,在三、四十年任其荒蕪的期間,樹木攀竄其間,恍若虎尾的「羅馬競技場」一般。
詮釋資料
摘要
<p>藤山雷太的「藤山集團」在明治42年(1909)併購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後,除了隔年積極申設建立「第二工場」外,更因為第一次大戰爆發,整個歐洲幾乎全數捲入戰場,「甜菜糖」原料短缺,對於蔗糖的需求量急遽攀升。一戰後的日本屬於戰勝國,取代德國佔有中國東北地區和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隨後也進軍甜菜糖的製作生產市場。然而歐洲國家的產業在短時間內積極復甦,使得原先投入資本生產甜菜糖的日本失去競爭力。此時重回臺灣市場的藤山雷太,遂在大正14年(1925)於虎尾製糖所五間厝工場原先的「第一工場」增設一套生產機組,這也就爾後虎尾在地耆老所俗稱的「第三工場」,並且設立「酒精工場」,生產高純度,燃料用酒精。</p><p>二戰結束之後,臺糖公司虎尾糖廠重新修復製作生產酒精的機械,讓臺灣在戰後兩次「石油危機」得以安然渡過。民國64年(1975),臺糖公司將酒精生產線統一集中到臺南市「新營糖廠」,虎尾糖廠酒精工場遂遭到拆遷至新營,從此結束曾有過的風光歷史歲月。遭拆遷之後的虎尾糖廠「酒精工場」在虎尾僅存兩座,當年以紅磚砌造的酒精貯存槽,因為遭遇美軍轟炸與地震摧殘,在三、四十年任其荒蕪的期間,樹木攀竄其間,恍若虎尾的「羅馬競技場」一般。</p>
媒體類型
授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