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敬字亭

字紙爐腳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清代北港地區,貿易興盛,郊商士紳多,位於市鎮繁華處多會建有一座惜字亭。早期讀書人不敢把有文字的紙張隨意丟棄或拿去擦污物,必須集中在一起然後拿去焚化,以免踐踏文字、對倉頡先師不敬而致不會讀書識字。清代無論大城、小鄉多設有敬字亭,在北港地區,總有一兩位發願人,擔著紙簍,紙簍旁貼”敬惜字紙”紅紙條,到大街小巷收字紙。敬字火化的字灰,美其名為聖蹟。經過一段時間後。

西螺振文書院惜字亭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傳說,倉頡是黃帝的史官,他寫史書,也被後代的歷史書寫。倉頡是中國文字的集大成者,「淮南子」說:當倉頡造字的的時候,鬼神哭號,天空下起米穀。有了文字,世界將被改變。在那個不是人人有書念的時代,文字被視為知識的象徵,文字的載具-「字紙」也應該被珍視。字紙是神聖的,不能隨便丟棄,於是產生了「拾字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