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石榴班

斗六石榴班天主堂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石榴班位於斗六市東北方,可分為由榴中、榴北、榴南三個聚落,縱貫鐵路設有石榴站,昔日曾為貨運集散地。石榴班的信仰中心為奉祀媽祖的長和宮,另有設教近60年的天主教「聖母升天堂」。

該堂緣起於民國42年,牛會卿主教派李惟添神父到石榴班開教,起初借用磚窯廠老闆劉新民先生的客廳充作聖堂,舉行彌撒,不久劉先生即慨然出借土地並捐贈紅磚,用以修建臨時教堂與神父宿舍。

斗六石榴地名小考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台鐵西部縱貫線有座以植物命名的火車站,而這個火車站的所在地聚落名為「石榴」。關於地名的由來,口耳相傳說是因為日治時期為了運輸砂石所興設驛站在此,而其所運輸的物品為「石碴」,外觀看來像似「射榴」,故後來的人便稱之為「石榴」。據附近的人們說,在當時因為需要大量搬運此地的石頭來作為鋪設鐵路或建造等用途,所以有很多工人和總督府鐵道部的工作人員在火車站附近出入。那時,石榴站周圍聽說是相當的熱鬧。

斗六石榴班長和宮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石榴,原本的地名叫石(射)榴班,常往來西部鐵路的朋友們,是否留意過石榴站這個地名呢?明治38年(1905),日本人在此先設立「石榴班驛」,之後再另設「石碴支線」,用來載運「石碴」──濁水溪畔盛產的碎石子,用來鋪設鐵軌。

雲林縣歷史建築石榴站與職員眷屬宿舍調查研究修復與再利用計畫報告書

條目撰寫者 鍾芷羚
雲林縣歷史建築石榴站與職員眷屬宿舍調查研究修復與再利用計畫報告書係由雲林縣政府文化處主辦,郭俊沛建築師事務所執行。希望將石榴車站重新賦予歷史意義,再度利用,凝聚地方共識。本報告書對於台灣鐵道史發展與石榴車站發展及兩建物本身的工法有詳盡的解說,木造車站與職員宿舍為光復後延續日治木造車站工法與空間形制之重要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