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大同醬油

西螺交流道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民國50、60年代的雲林其實是相當熱鬧的地方,草嶺是當時台灣很重要的風景區,林內有天元莊,也是當時少數設施設備比較先進的遊樂園,北港的朝天宮是宗教聖地,而西螺的醬油在西螺大橋開通後,成為台灣來中部旅遊時很重要的伴手禮。不過雲林逐漸地不像過去那樣興盛,雲林工商業一直沒發展起來,當年斗南農改場雲林試驗場要設在雲林就被雲林縣議會大力否決,理由是拒絕雲林成為農業縣市,要發展工業。

西螺大同醬油工廠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究竟會是怎麼樣的盛況,而讓鎮公所在重劃市區道路時,會以商家的名號作為路名?根據新修西螺鎮志指出,在民國42年西螺大橋通車後,大橋成為全國最受注目的景點,也帶動醬油產業的蓬勃。當時大同醬油每天有來自各地的醬油販子,絡繹不絕,使得大同醬油成為西螺地標,因此重劃市區道路時,就將大同醬油工廠前的道路命名為大同路。 這個小故事離現在並不太久遠,只有6、70年的時間,文獻亦可考,真實性很高。

西螺黑豆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雲林醬油有名是因為老字號的醬油工廠百年來堅持使用黑豆釀造,而黑豆中蛋白質在分解為氨基酸後經過發酵,會有天然的香氣和甜味,這不是所謂化學醬油所能比擬的,滷東西最明顯,放個兩天之後,用黑豆釀造的醬油和化學醬油在口感和香氣上立分高下。但黑豆哪裡來?早期是用雲林種的,不過後來有用到屏東、高雄一帶,直到國際貿易興盛,開始有業者用加拿大、美國與巴西的黑豆。畢竟價格只有台灣產的三分之二或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