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食品工廠 在地化產品
在欣欣整體事業的使命之中,基本上就是遵照著政府的輔導政策,照顧榮民就業、配合經濟建設、協助軍需供應為主。但在對於地方鄉鎮的貢獻上,欣欣食品同樣亦不落人後,如何活用在地特產發展出相關就業機會,亦是一大重要任務。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在欣欣整體事業的使命之中,基本上就是遵照著政府的輔導政策,照顧榮民就業、配合經濟建設、協助軍需供應為主。但在對於地方鄉鎮的貢獻上,欣欣食品同樣亦不落人後,如何活用在地特產發展出相關就業機會,亦是一大重要任務。
「溝心埤」在康熙56年(1717)《諸羅縣志》所載為「蒲羗崙埤」,後幾經演變到光緒末則已出現「溝心埤」。訪談當地耆老,據耆老所稱,在其祖父母年輕的時候,當時尚是清領時期,其實是稱作「蒲羗崙埤」。日治時期,伴隨公共埤圳規則和堤防的興建,遂併為「溝心埤」。筆者在當地劉姓耆老指引下,來到水塘南岸的埤寮,當地水利會一位老翁說道「蒲羗崙埤,早不見了!轉角不遠處是早年的位置。
清康熙39年(1700)因為謝水性往返茄苳腳莊到笨港街一帶經商的緣故,因而落腳今日大埤鄉嘉興村茄苳腳聚落墾拓。初始為了日常生活所需尋大湖口溪作為開埤做圳引水來源。清末《雲林縣采訪冊》記載茄苳腳埤位在他里霧堡境內,清楚記載水源取自梅坑溪,開渠引水於當時的「包厝莊」。
大埤鄉舊庄聚落在結社之初,廣東人移往本地,攜來開山大帝香火奉祀於家宅,當時瘴氣未除,民眾多染上流行疾病,於是祈求大帝施醫救世,罹患奇難絕症者,每求必應,依賴痊癒,庄民感於神靈顯赫,信徒日增,遂倡議建廟,名為舊庄開山大帝廟。
遠在幾千年前的介之推為何在台灣成為被祭祀的神祇?臺灣早期移墾先民隨身攜帶香火或小神像,以祈求安然度過有「黑水溝」之稱的臺灣海峽。根據「臺南州祠廟名鑑」記載,舊庄結社之初,廣東人移住本地,時攜來開山大帝香火奉祀於家宅。當時瘴氣未除,民眾多染上流行疾病,於是祈求大帝施醫救世,罹患奇難絕症者,因為每求必應,依賴痊癒,庄民感於神靈顯赫,信徒日增,眾議建廟。
大埤酸菜文化館,位於大德村,除了擁有古色古香的建築外表,並由大埤鄉公所經營展覽空間,以豐富的圖文展示以及在地館員的解說服務,訴說了許多關於大埤在地、不為人知的酸菜故事。在酸菜館的隔壁,則擁有著佔地廣闊的酸菜加工專業區,是這些大埤酸香寶藏的儲金庫所在。
「雲林縣國民小學教師自編鄉土教材系列」中介紹大埤的鄉土教材,由林崇熙擔任指導教授,郭增吉擔任召集人,何晃宜老師等編輯召,集大埤鄉內各國小教師蒐集資料、訪談撰寫成冊,於民國91年(2002)出版。本書分為「鄉土地理」、「鄉土歷史」、「鄉土自然」、「鄉土藝術」以及「鄉土語言」七大主題介紹大埤,讓大埤的國小學生更認識自己的家鄉。
雲林秘笈是一套從鄉鎮市的角度認識雲林,當然也是熟悉鄉鎮市最好的入門書,各書的作者學養豐富,文字優美,整套書猶如鄉鎮市史,雖然出版迄今已有十多年,但對於認識該鄉鎮市的過去、現在仍有很好的導讀性。走進大埤頭一書共分七篇,第一篇大埤溯源,講述大埤的開發史。第二篇大埤今昔,作者逐一介紹村名沿革。第三篇風物史蹟,介紹的是知名勝跡。第四篇信仰習俗,主要為傳統信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