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紀雅博

北港水道平面變更圖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這張北港水道平面變更圖是北港資深文史工作者紀雅博先生收藏品中最珍貴的逸品之一。這張藍晒圖除了清楚標示北港水道頭的集水井、導水路、第一唧筒井、第二唧筒井、唧筒室、分水井、沉澱池、沉澱井、濾過池、濾過井、貯水塔、砂置場、砂洗場以及事務所之外,也標示北港街的位置以及水道水從貯水塔送水到北港街的水路。這張藍晒圖可以說相當清楚地說明了北港街從取水、淨水到用水的關係。

牛販與牛賴仔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這張照片是在1981年(民國70年)所拍攝,但詳細的時間不清楚,地點則是在北港牛墟。根據北港文史工作者紀雅博先生的說法,差不多在民國70幾年北港牛墟的牛隻交易就完全消失了,只剩下趕集的攤販,一直維持到現在。

摸壽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在以前買賣一頭牛跟買一部進口車一樣,要考慮再三,選了再選。所以對農夫來說,買牛是大投資,也是一輩子很重要的一件事。但是農夫對於牛隻的瞭解畢竟沒那麼專業,甚至有些人還是第一次買牛,因此就有一些步驟來判斷選定的牛隻好不好。北港文史工作者紀雅博說,一般有4個步驟,「摸壽」、「試步」、「考車」、「試犁」等。

考車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這張照片很珍貴,是北港牛墟還有牛隻交易時拍的,時間大概在民國70年代。根據北港耆老紀雅博老師的說法,這個時間點過了沒多久,牛墟就不再有牛隻的交易,而是轉變成一個農產品、農具、生活用品以及古物的交易市場。

北港牛墟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這張照片拍攝於1981年7月的北港牛墟,牛墟就是牛隻買賣市集,臺灣在日治時期最多有過80餘處牛墟,現在僅存3處,而北港牛墟就是其中之一。早期台灣有句諺語:「交官窮,交鬼死,交到牛販呷料(虧)米」。意思就說要會選牛,不然就虧大了。鑑定牛隻的強弱有四道程序,分別是摸齒、試步、考車、試犁。買牛是為了耕作,因此牛要有力氣可以拉犁,而考車和試犁是用載重方式來判斷牛隻的拉力與耐力。

北港宮前街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宮前街,又常稱宮口街,位於朝天宮正門前得名,今為中山路,又有人稱大街,大通,或香客大道。在清時期約只有兩輛牛車並行的寬度,日據時期第一次市街改正,將街道拓寛,廟埕增大,並圍築圍牆。第二次市街改正再將路加寬,兩側街屋設置騎樓,其風貌部份保留至今。兩邊很多洋貨店及特產店因香客絡繹不絕,而商業興盛,一直是300多年來北港最熱鬧,也是最重要的商業中心。

北港市街仁和路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北港鎮仁和路,為古笨港時期的繁華商業地區之一,早年郊行林立,行商客旅熙來攘往,川流不息。此街早年接近河道,地面喜歡使用蛤蜊殼做鋪地給配,因此稱為「蜊仔街」。乾隆年以來所留地契及其他文獻也都載明此街稱為「蜊仔街」。不過另一個不同的說法指稱笨港原為一個河口港,這一帶盛產蛤蜊,故稱「蜊仔街」。

北港市街安和街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在清朝時代,安和街為北港的八大街之一,以傳統藥材的販賣為主。北港安和街,又有暗街之稱。而暗街的稱號由來,據地方耆老跟廟方的說法,又可區分為兩種。一說係因為過往時代,房屋的屋簷都會往外延伸,作為遮雨篷,因此遮蓋天空、不見天日的情形。另一說則是,過去在臺灣,只要是古城鎮,大都有一條熱鬧的『暗街』,到了夜晚依然開店營業。

北港市街共和街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乾隆年間時的北港溪水流流向與現今不同,當時並沒有堤防,所以每逢大水,河流流動範圍就會不同。在現今的共和街和中華路一帶附近,在當時主要販賣一些日常小貨、農產品或者魚類乾貨,其中蕃薯曬乾成絲是當時人們很重要的食物,因為小型的竹筏可以順著溪流來到這裡做生意,久而久之就慢慢形成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