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螺廣福宮二次大戰期間觀世音菩薩接炸彈神蹟
西螺廣福宮,主祀天上聖母,稱為「老大媽」。二次大戰末期,美軍轟炸西螺廣福宮附近,有信眾目睹一尊觀世音菩薩(又有一說是老大媽),站在廣福宮屋頂,以衣角承接住炸彈,使廣福宮逃過被炸毀命運,也因此靈驗事蹟,使廣福宮香火鼎盛。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西螺廣福宮,主祀天上聖母,稱為「老大媽」。二次大戰末期,美軍轟炸西螺廣福宮附近,有信眾目睹一尊觀世音菩薩(又有一說是老大媽),站在廣福宮屋頂,以衣角承接住炸彈,使廣福宮逃過被炸毀命運,也因此靈驗事蹟,使廣福宮香火鼎盛。
濁水溪是台灣最長的河流,有台灣母親河的稱呼,她的源泉泥水帶來了豐厚的膏壤沃土,造就「兩岸」的農業奇蹟,但濁水媽媽的脾氣不太好,經常氾濫改道,嚴重威脅流域內百姓的身家性命安全。除了築起有形的堤防,設立石敢當以無形的力量阻擋水患也是常見的做法。
同治元年(1862)5月1日,南台灣的夜晚,月與燈依舊,人們早早就寢休息,沒有人察覺東南方的地底下已悄悄的發生變化,亥時一到,地牛翻身,一陣地動天搖,星月無光,鬼哭人嚎。茅港尾詩人黃清淵回憶地震當晚的情形:「始聞之,恍若遠雷。繼則翻江作浪,坤輿箕播,樹末一拂,幾與地齊;屋宇一傾,如同山倒。瞬息萬聲怒號…其死亡之慘,未若此時之慘;而埋葬之奇,亦未有此時之奇。」